短视频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聚焦文化新业态)(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20 08:08:01
浏览

  同样火爆的还有“特色活动游”。在短视频助力下,一些原本局限于特定地方的特色活动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往。比如人们熟知的贵州“村超”,“出圈”传播一年多来全网浏览量超780亿次,助力榕江全县接待游客1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0亿元。今年7月,四川凉山的足球嘉年华在抖音直播间吸引了2400万人次观看,也为当地传统火把节注入新的内容。同样,赛龙舟、簪花、三月三等民俗活动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吸引游客实地打卡,带动广东佛山、福建泉州、广西南宁三地酒店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丰富多彩的短视频,让深藏于小城村镇的美景美味、绝技绝活、民风民情进入大众视野,以更多样的选择、更充实的内涵,为文旅产业打开新天地。

  在这条新赛道上,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才是留住流量的关键。根据《中国国民旅游状况调查(2023)》,我国居民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中,短视频平台位居第一,占比达到69.3%。大众旅游最关注的两个问题“去哪里旅游”与“如何旅游”,在短视频里都能找到答案。在看到短视频对文旅拉动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这既指短视频制作本身的质量,更指短视频所展现的旅游项目品质。对文旅产业长远发展而言,短视频只是窗口,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游客“循声而来”“满意而归”。同时,短视频凭借强大的交互功能为文旅供需两端提供了有效的对话渠道,广泛收集分析网友、游客在短视频平台的意见反馈以改善产品和服务,用好网络时代众智众力汇集转化机制,才能在文旅新赛道上跑出骄人成绩。

  (作者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文化的门径  行走的课堂

  王  钰

  作为一名95后,我从小就喜欢旅游,想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2016年我考进湖南城市学院,攻读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期间,在学好专业课程之余,我阅读了很多文史方面的书籍。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陕西,做起了地接导游,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景区带团。学生时代的沉淀与积累,对我的导游工作帮助很大。去年4月,我通过短视频平台上传了一些自己的导游讲解视频,其中一段讲解“跪射俑”的视频意外走红。之后,我陆续上传视频,在带团讲解的时候也做起直播,粉丝数已达400万。

  这些导游视频的“火爆”,首先要归功于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它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兵马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其次,媒介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这样一个信息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去探究文物故事,了解历史文化。从个人角度说,我也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解说和浮于表面的知识,而是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从游客的兴趣和疑惑入手,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们在游览中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平日里,但凡遇到对导游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包括游客千奇百怪的问题,我都会记在手机上,并在工作之余整理、学习、探究。我坚持查阅大量秦汉史书籍,观看很多纪录片,希望能以专业、准确、生动的讲解服务好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这种自我要求使得我不断积累,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