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虽远总相连 产业携手路更宽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1 11:38:01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自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结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来,10年间,广州市东西部协作工作逐步拓展到贵州省毕节市、安顺市,一个个合作项目在贵州大地落地生根。此外,广东、福建两省今年初共同出台广州市与龙岩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随后两市签订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十大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丈量山与海间的距离,探寻乡村振兴的答案。近日,记者走进闽黔两省,感受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广州印记”。

  “一出一进”补短板

  2007年,第一个蛋鸡场投用;如今,已拥有150万枚鸡蛋的单日产能——这是毕节盛园蛋业有限公司的发展速度。由于品质高、味道好,公司产的鸡蛋在广州市场供不应求。

  与眼下的火热需求相反,2016年之前,盛园蛋业的鸡蛋却只能卖给其他销售商,贴牌进入广州市场。“直到2017年初,在广州东西部扶贫协作驻毕节工作组的协调下,广州的商超开始直接采购我们的鸡蛋。”盛园蛋业负责人张永建介绍,随后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过去,受生产规模小、运输成本高、品牌效应弱等因素影响,贵州农副产品‘质好价贵’矛盾突出。”广州市协作办公室综合调研处处长张世学介绍,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组通过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品品质、搭建消费平台、丰富消费场景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包括鸡蛋、蔬菜、大米、南瓜等在内的众多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广州市销售来自毕节、黔南、安顺的帮扶产品金额达65.7亿元。

  要想既兼顾农业生产,也拥有更稳定的收入渠道,工业项目“进村”是关键。

  贴标签到衣服上、按压机器烫压标识、撕去剩余的塑料片、将衣服放到筐内……一整套工作流程有条不紊。作为黔南都匀市蒂菲尔服饰有限公司品质部工作人员,杨纳英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离家近,假期还能和家人一起参与休闲活动”。

  杨纳英不是个例。作为一家拥有260余名工人的服装企业,蒂菲尔服饰公司八成的工人住在离工厂3公里内的地方。在易地搬迁人数众多的贵州,像蒂菲尔服饰这样的企业,正成为当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助力。数据显示,2022年,毕节、黔南、安顺新增引进广东投资企业193家,实际投资额82.89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7645人。

  “一延一升”锻长板

  品质和健康属性是贵州农产品的优势所在,但初级农产品销售始终面临附加值不高、季节限制多等问题。为此,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组通过延长产业链,努力把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不到20摄氏度的泉水自山间涌出,经过人工修砌的沟渠,速度变得更快,冲入连片的鱼池之中。不同体型的鲟鱼游弋其中,不时翻出朵朵水花。这里是贵州惠水县的嘉其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鱼池不远处的工作间内,30余名工人正在忙碌。经过处理后的鲟鱼会被分成鱼皮、鱼骨、鱼肉等部分,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广州。

  “鲟鱼的处理和烹饪要求较高,一般家庭很难自己制作鲟鱼菜肴,所以我们一直面向餐饮企业销售,销量却始终上不去。”惠水县鲟鱼协会会长张翠兰介绍,2021年3月,一家来自广州的食品加工企业来到惠水县,双方一拍即合,利用鲟鱼肉制作鱼丸。“对口味、包装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后,我们的鱼丸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带动鲟鱼出塘价格从低位的每斤9元左右上涨到如今的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