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4)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16 10:33:06
浏览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个明确”之中。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从2013年到2022年10年间共参加团组审议讨论53次,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发言;2023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同大家倾心交流、深入讨论、擘画未来,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生动画面历历在目:

2019年春节前夕,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44号院,同正在议事的居民亲切交谈,明确指出:“设立‘小院议事厅’,‘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2020年9月,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同乡村教师、农民工、快递小哥等基层代表亲切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共谋“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2021年11月,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在票箱前郑重投票,强调“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在出席重要会议、深入基层考察调研、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同各界人士亲切座谈等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于民主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升到历史新高度,引领人民民主迈向“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更高境界。

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

——指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点。一是“有完整的制度程序”。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二是“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图为2023年4月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白垛乡白垛村村民在讨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相关事宜。 人民图片 磨桂宾/摄

——阐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提出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继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