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三代守边人:守护祖国边境线是毕生使命(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4 13:16:29
浏览

图为党确桑布和两个儿子。 谢艺观 摄

图为党确桑布和两个儿子。 谢艺观 摄

  80公里的边境线,4000多米的海拔,徒步巡逻体力消耗非常大。1983年,彼时的党确桑布作为民兵队伍中的一员,早上要带着枪和子弹出去巡逻,晚上还要背柴火回来烧火御寒,有一天,终于支撑不住累倒在路上。

  谈起这件事时,党确桑布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这不算啥。”

  “随着国家的大力投入,现在巡逻条件好了很多。路修好了,车也有了,拿上吃的用的,就可以走,徒步巡逻也变成了骑马巡逻。”党确桑布跟记者强调,相比父辈,这代守边轻松了很多。

  后辈们也要尽好自己的责任

  在党确桑布心里,守边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会放弃,也从未后悔。也希望后代们能珍惜现在拥有的条件,尽好自己的责任。

  “这条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从村子出发,党确桑布带领记者来到了30公里外大儿子次仁南吉和二儿子洛桑维色所在的牧业点,这里离边境线仅20公里。

  群山包围下,牧场如一条绿色的毯子覆盖着广阔的大地,两间随意搭成的房子点缀在牧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屋顶之上。

  相比以前守边时所住的帐篷,这里住起来更加舒适,不用担心狂风暴雨时被吹倒。

  上百只羊被放在房屋后面的羊圈内,到达牧业点时,正赶上羊群被放出来,党确桑布熟练地用鞭子驱赶着羊群。

  “现在家里有四个牧业点,总共100多只羊,夏天会在这个牧业点,冬天再把羊赶到其他牧业点。”次仁南吉告诉记者,现在每年靠着放羊,家里可以获得一万多元的收入,加上草补和边补等,足够维持生活开销。

图为羊群正从羊圈里出来。 谢艺观 摄

图为羊群正从羊圈里出来。 谢艺观 摄

  他和弟弟洛桑维色都跟随党确桑布的脚步,一边放牧一边守边。

  “守护国家边境线,这是我的义务,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这样过来的。”谈到守边,洛桑维色坚定地说。

  目前,次仁南吉和洛桑维色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谈到会不会让孩子继续守边事业,次仁南吉说,“想先让孩子上学,但也会跟他讲清楚,守边有多么重要,等到长大后,让他自己去做选择。”

  “孙子们将来考不上大学的话,回来放牧、守边是他必须要做的事。”党确桑布也告诉记者。

  对于党确桑布来说,最希望守边这份工作,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他会一直和两个儿子一起,任凭斗转星移,固守这一方天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