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六稳”“六保” 这六方面改革举措如何推进(2)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所有省份都出台了符合本省实际的社保费减免办法,全部按顶格政策实施。2—3月,共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2329亿元。“此外,受去年降低社保费率改革政策翘尾因素影响,今年前3月,全国企业降低3项社会保险费1296亿元。”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说,两项政策叠加,为企业提供了缓冲期。
同时,中央加大了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进一步降低政策门槛,扩大中小微企业受益面,提高返还标准。截至4月19日,302万户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88亿元,惠及职工8076万人,受益企业户数已超去年全年。
李长安表示,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稳就业改革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4月16日,全国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近590万,积极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的人员流动问题。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快就业,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扩大基层项目招募规模、扩大应征入伍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本报记者李心萍)
促进投资消费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生增长动能
“集中力量推进有助于促进投资消费的改革举措,能更好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根据消费市场升级需要更好引导投资方向,实现产业与消费双升级。”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目前,境外疫情蔓延扩散导致外需疲弱,近期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减弱。”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尤为重要。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哲认为,国内改革举措要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双发力。下一步,关键在于实现“三同步”,打通供需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与供给同步复苏,上下游产业链同步复苏,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同步复苏。
具体怎么干?刘哲说,应重视“新基建”“新消费”的乘数带动作用,加大对技术、信息融合、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资。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比如,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要素流动。
在促进投资方面,唐建伟建议改革投融资管理模式,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高效率、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投融资的支持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认为,要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消费预期,要促进新型消费、挖掘养老产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升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建立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体制机制。
(本报记者齐志明)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数字化新技术赋能提升线上运营能力
订单已排满,产能跟不上,眼看产品交付要逾期。就在宁波浩渤金属表面处理公司负责人任杨犯难的关头,当地科技局主动对接,宁波光机电中心专家组对车间每条生产线进行优化改造。“不仅节省了50万元的企业投入,还满足了企业扩产能的需求。”宁波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马骥说,截至4月2日,已发动上百家科创平台,为近3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测等科技服务,帮助达产增产。
“中小微企业面广量大,与经济社会基本面关系密切。中小微企业稳,经济社会就稳。”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缪荣说,中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六保”任务中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