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1家银行不良贷款大起底疫情冲击留重痕(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4-13 10:56:01
浏览

业务特点的区别也使得不同银行的资产质量变化呈现结构性差异。中国银行年报披露,去年其海外不良资产显著增长,2020年末,该行香港、澳门、台湾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机构减值贷款总额172.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04亿元,同比增长108.69%。

股份行普遍出现了信用卡不良风险高发的情况。光大银行副行长姚仲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全年来看,该行零售贷款里面信用卡跟消费信贷业务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最深,不良生成率同比有明显的上升;对公贷款的资产质量负向迁移水平则在短期上升后较快回落,不良生成率同比下降。

民生银行零售不良余额增长也主要集中在信用卡上。“因疫情原因,部分信用卡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下降。”该行董事长高迎欣表示,剔除信用卡业务后,其余零售业务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向好。

国有行零售资产质量则较为稳健。例如,工商银行2020年末的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减少了0.3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也表示,从去年表现来看,以信用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质量稳定,但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政府平台基础设施客户受非标业务整改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重出现风险暴露。

较为一致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餐饮、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深的行业,成为银行对公不良增长的主要来源。

不良认定标准趋严

银行对于不良资产余额增长、关注类贷款下迁比例提高的另一个解释,是去年资产认定标准的严格程度有所提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去年银行主动加大关注类贷款风险暴露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关注类贷款占比普遍下降、关注类迁徙率上升”。

利用90天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比值测算出的不良贷款偏离度,是判断银行资产认定严格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比值越低,说明认定标准越严格。从已披露年报的21家A股上市银行业绩情况来看,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认定确实趋严,国有行的不良贷款偏离度更是显著低于其他上市银行。

2020年末,6家国有大行加权平均不良贷款偏离度为55.4%,较2019年减少9.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仅为49%。这意味着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中有近半数逾期未满90天。目前已披露年报的股份行该项指标为76%,较2019年减少2.6个百分点。

几家上市银行高管也在自家业绩发布会上有不同程度的表态,要严格落实监管分类要求。例如,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就表示,在年内已经将逾期60天以上的公司类全部贷款纳入不良,逾期90天以上的所有贷款全部纳入了不良。

中信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方合英也表示,已把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和个人贷款全部降级为不良,“我们逾期90天的比例约 70%,逾期60天的比例约80%,这些指标都有很大改善。”方合英坦言,去年是第一年感觉到暴露不良的时候有主动性,“前几年是被动为主,去年有一个主动性的转变。”

资产质量大考仍在继续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加上不少银行在去年加大了不良暴露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夯实了资产质量,今年的不良预期普遍转向乐观。光大银行副行长姚仲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达了对该行2021年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平稳的信心。

“这种信心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复苏、基本面长期向好,疫情期间,中国是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二是对过去几年在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做的工作有信心,风险抵御能力和资产质量基础都得到了加强。”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