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尺寸垂直晶体管亮相或解半导体器件性能提升难题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13 08:42:02
浏览

小字号

原标题:纳米尺寸垂直晶体管亮相 或解半导体器件性能提升难题

  记者5月7日从湖南大学获悉,刘渊教授团队使用范德华金属集成法,成功展示了超短沟道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其有效沟道长度最短可小于1纳米。这项“微观世界”的创新,为“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器件性能提升增添了希望。日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从21世纪初开始,商用计算机的主频便停滞不前,相关“摩尔定律”已逼近极限——伴随电子器件缩小,沟道长度也缩短到十纳米级别,短沟道效应更加显著。如何制造出更优性能与更低功耗的电子器件,成为“后摩尔时代”全球半导体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记者从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了解到,垂直晶体管具有天然的短沟道特性,其研发有望作为一种全新的器件微缩方向。如能通过进一步研究将真正的沟道物理长度缩小至10纳米甚至5纳米以下,未来将可能不再依赖传统的高精度光刻技术和刻蚀技术。

  刘渊教授团队采用低能量的范德华电极集成方式,实现了以二硫化钼作为半导体沟道的薄层甚至单原子层的短沟道垂直器件。他们将预制备的金属电极物理层压到二硫化钼沟道的顶部,保留了二维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及其固有特性,形成理想的范德华金属—半导体界面。通过对垂直器件进行微缩,垂直晶体管的开关比性能提升了两个数量级。

  据了解,这种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层状半导体作为沟道的器件上,均实现了小于3纳米厚度的垂直场效应晶体管,证明了范德华电极集成对于垂直器件微缩的普适性。这项研究有望为制造出拥有超高性能的亚3纳米级别的晶体管,以及制备其他因工艺水平限制而出现不完美界面的范德华异质结器件,为提升芯片性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低能耗解决方案。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博士生刘丽婷,刘渊教授为通讯作者。


(责编:赵超、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普查少儿人口数与各年份出生人口数不一致?国家统计局释疑:数据来源不同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申佳平)今日,针对网友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提出的个别疑问,国家统计局作出回应。 对于普查结果中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与当年公布的出生人口规模的差异,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因为两个数据来源不同,同时由于此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很多原来漏登的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    
中国互金协会与中国注会协会在银行函证数字化领域开展合作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李彤)记者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获悉,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推进银行函证数字化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贯彻落实财政部、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函证数字化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20〕13号)政策要求。 据介绍,前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搭建了第三方数字函证平台,旨在为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函证相关方提供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标准统一、便捷高效、公益属性的数字函证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