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未来共享荣光(大湾区大未来)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17 10:55:01
浏览

擘画未来共享荣光(大湾区大未来)

 

  俯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王 澍摄(人民视觉)

 

  初夏时节,草木勃发。珠江两岸生机盎然,粤港澳大湾区热潮澎湃。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这里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版图上,这里是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湾区观澜,感受速度与激情;临海听潮,感知现在与未来。

  “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驶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高速路网跨江达海,越织越密。

  重大合作平台加速建设——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承载着改革开放新任务,肩负起示范引领和创新引领的新使命。

  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粤港澳三地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初步形成,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和一流科学实验室加速集聚。

  “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的国家战略,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9+2”11城握指成拳,大湾区正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领航定向 绘制蓝图

  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巨龙划过夜空,香港双层巴士穿梭在大湾区地标建筑间,粤剧花旦、梅花桩舞狮等熟悉的人文景象交相辉映……4月19日夜晚,广州海心沙上空,1000架无人机在雨中上演了一场绚丽的光影秀。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无人机在夜空中呈现出“大湾区大未来”6个闪亮的大字,将信心与祝福刻进苍穹。

  大湾区,大机遇,大文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关注、关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总书记的长远谋划。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广东。他指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2017年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机遇和挑战并行。大湾区一方面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破解合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进一步加速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摆脱资源能源约束。

  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机制。

  2018年5月10日、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规划纲要进行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