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增却遭机构减持,券商股能否抄底
5月14日,A股震荡反弹,券商板块领涨。其中,浙商证券、光大证券、中金公司、财达证券、湘财股份等多只股票涨停。
此前A股行情低迷,券商概念股一路走低,2020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向好也推动不了股价上升,甚至有公募等机构在一季度清仓减持。
对于近期市场走势,国盛证券指出,各路资金或期待七月“百年大庆”的上涨行情,那么五月下旬或是较好的布局期。操作上,以逢低布局为主,沪指3380点附近或有较好的加仓机会,规避高位的周期类题材,低位的券商等金融类或具备更好的安全边际。
机构为何减持
从机构一季度持仓情况来看,对券商股减持明显,减持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49只券商概念股被机构剔除(即清仓),剔除的股票数量共计67.26亿股,所对应的市值共计1014.68亿元。
从剔除机构数量来看,1140家机构剔除中金公司,剔除1342万股,对应市值共计10.1亿元,占流通股比例5.16%;952家机构剔除东方财富,剔除5.03亿股,对应市值15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5.84%。
从剔除股份所对应的市值来看,中信证券被676家机构剔除,剔除6.14亿股,对应市值181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26%;机构还剔除了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所对应的市值均接近50亿元。这些被机构“抛弃”的头部券商,又被多家评级机构评为“买入”或“增持”。
券商概念股为何表现低迷?为何遭到公募等机构资金抛弃?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行业历来自带beta属性,春节后主要指数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市场对券商行业价格波动趋于谨慎,这是导致券商板块走势低迷的关键因素。
把脉投资总经理许琼娜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券商股价低迷主要因为当前券商ROE(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不高,不被机构看好。但券商等强周期性板块历来都是周期低潮时,ROE低、PE(市盈率)高;周期巅峰时,ROE反倒高企、PE下降。周期股要盈利,只能是周期低潮时买高潮时卖,这才是周期股投资规律。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董海博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券商股的行情往往与牛市有关。其主要原因在于,牛市的到来会吸引大量散户贡献交易费用,2020年和2021年1月份市场情绪比较高昂,两市成交额也比较高,但在1月以后,A股市场进入调整、震荡的阶段,没有对于牛市的一致预期,没有对于交易额提升的一致预期,券商股自然遭到减持。
抄底时机到来?
伴随A股的“先扬后抑”,2021年券商股也经历了“过山车”行情,2月18日后震荡走低。从A股大盘来看,1月4日至2月10日,反映A股整体走势的沪深300指数涨逾11%,2月18日至今跌近14%。券商板块市盈率(TTM,整体法)也不断下降,2月10日最高为26.08倍,5月10日为18.88倍。
从券商股业绩指标来看,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均表现不错,呈现向上分化态势。2020年券商概念股实现归母净利润1648亿元,同比增加35%;去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法)为8.4%。2021年一季度券商概念股归母净利同比增逾28%至478.7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法)为2.24%。
公募基金一季度明显抛售券商股,中小投资者要不要抄底,需要注意哪些风险?许琼娜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这是每次行情低迷时都会发生的状况,但行情也往往在绝望中产生。”2015年1月、2018年3月,均出现公募基金大幅增持券商,后市行情要么转向狂热,要么转向结束。所以,公募增持券商不一定是好事,而公募减持券商到低配也可能是行情降至冰点的提醒,反倒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