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肖远企:应对气候变化将大幅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22 16:48:01
浏览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杜燕飞)“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金融结构,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才是最好的。”“长期低利率环境会造成金融风险隐性化和长期化。”“对金融行业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什么是金融业务,必须要厘清,不允许有模糊”……在今日举行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就金融结构、货币制度、低利率、绿色金融、金融业务边界等热点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银保监会肖远企:应对气候变化将大幅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受访者供图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间的关系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00多年的现代金融经济发展史并没有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线性因果关系。”肖远企表示,事实上,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对金融作用的方式、机理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表现得也不完全遵循相同的路径。

谈及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肖远企表示,究竟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金融稳定和安全,目前有一些研究但是没有一致的定论,但是有一些共识。比如说,一国的金融结构往往内生于经济社会体制变化之中,与该国经济发展阶段实体经济的形态、金融深化程度、金融消费习惯以及传统文化等都有关系,而且要与这些相适应。“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金融结构,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才是最好的。”他说。

在肖远企看来,金融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竞争和历史演进的结果,但并不是说有形的手只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通过改革金融结构,促进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和资源优化,与调节经济增长,已在一些国家取得成效,但是前提必须是真正地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货币形态、货币制度与传导机制的演进

肖远企表示,从实物商品货币、贵金属货币到法定货币,货币形态发展的背后实质是货币制度的演进。特别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出现促进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但目前,很多经济现象在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已经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必须承认经济金融化程度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非银行金融中介体系和金融市场规模的壮大、新一代技术特别是数字货币出现,都使原来沿着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运行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发生变化。”肖远企表示。

低利率将如何改变金融机构经营与盈利的模式

“全球超低利率乃至出现负利率已经有很多年了,涉及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蕴含的规律或者是趋势,以及未来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肖远企表示,目前,一些国家的整体净利差已经趋近于零,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说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早已经做出了某种调整。

肖远企认为,长期低利率环境会造成金融风险隐性化和长期化。从央行角度看,负利率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央行资产负债表风险爆雷增加,需要将各类资产市场动态纳入视野;从财政角度看,超低利率或将引发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加剧财政悬崖、主权债务风险;从企业角度看,债务高启值得警觉;从金融市场来看,容易助长资产泡沫和投机炒作。

应对气候变化将大幅拓展金融生产最大可能性边界

肖远企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对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都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