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我国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25 19:09:01
浏览

在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方面,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全国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重要民生商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价格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按照《行动方案》,“十四五”时期,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坚持系统治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构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的“四梁八柱”,促进产供储销各环节有效衔接,提升保供稳价能力和水平。《行动方案》提出了以下重点举措:一是健全价格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增强保供稳价工作的前瞻性,牢牢把握主动权;二是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完善突发应急调控机制,健全以储备调控、进出口调节为主的调控手段,丰富和优化政策工具箱;三是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不动摇,着力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筑牢保供稳价基础。

在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水资源价格改革的总体安排,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系统推进,从原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污水处理全链条考虑,统筹推进水利工程水价、农业水价、城镇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一揽子改革,助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主要改革任务包括:一是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核定定价成本,合理确定盈利水平,动态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二是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各项节水激励机制健全和落实,2025年基本实现改革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城镇供水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有序推进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具备条件的高耗水行业率先实施;四是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结合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提高情况,提高收费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与处理水质、污染物削减量等挂钩的污水处理服务费奖惩机制;鼓励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

在公共服务价格方面,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国家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机制,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全国1000多家重点国有景区降低门票价格;聚焦人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水电气暖相关收费问题,制定出台《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清费顺价、提升服务质量。

他同时指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推动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效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规范民办教育收费。二是适应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养老领域新模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价格机制,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殡葬服务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四是健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景区内垄断性服务价格监管。五是认真落实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的要求,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严格规范价格收费行为。六是推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合理制定调整收费标准。推行非居民餐厨垃圾计量收费。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户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度。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