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抢滩”养老社区(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27 10:19:01
浏览

不难看出,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养老社区并不是简单地把险资配置到养老机构上,更重要的是把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与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医养服务缺口深度融合。从保险公司打造的产业链来看,养老社区向上可衔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产品,下游可带动护理服务、老年大学等产业,极大地延伸和扩展寿险产业链,使保险产品与养老实体有机结合,助力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对的养老难题。

转型发展未来可期

今年一季度,79家寿险公司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78亿元。从数据上看,寿险公司业绩虽然在疫情影响后有所回暖,但与2019年同期的1259亿元相比仍有近40%的差距。这也印证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判断,寿险公司在经历了2013年到2017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何继续保持业绩正增长,医养结合或许是一条值得期待的转型之路。

曹德云表示,无论是重资产的大型养老社区,还是轻资产的养老服务,抑或是长期护理险、健康医疗险等养老相关的保险产品,保险机构在养老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在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延伸产业业态,有利于提升养老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保险公司配套的养老社区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一方面养老机构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较大;另一方面后期运营又需要专业人员,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王绪瑾认为,“尽管目前多数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是我国养老社区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随着养老社区规模扩大、入住率提升,未来有望成为险企盈利增长点”。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曾表示,养老是一个长周期、慢回报的服务业,从国际看,成熟的养老服务业收益在8%上下的稳定收益,符合长期寿险资金的性质。事实上,保险公司入局养老社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品质能否吸引老人长期居住、运营成本能否持续优化都至关重要。

也有专家认为,目前险企在做的养老社区费用较高,其实高端与中低端养老机构并行发展更能促进市场细分,规范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为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加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2021年6月1日起,由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据悉,试点内容包括保险公司应创新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消费者达到60周岁及以上方可领取养老金,且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前提下,鼓励试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发展与养老、照护服务等相衔接,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


(责编:罗知之、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