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拓展集聚空间电声产业发展迎新机
在广东省丰顺县的一家电声元件生产车间,数台机器人“舞动”着手臂,把金属板料吸走、冲压、打模。转眼间,一个个扬声器支架模具已通过传送带排列在箱内……
“当前,我国电声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市场巨大,已经成为全球电声元器件的制造基地,产量、出口量等指标居全球前列,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种类齐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秘书长高素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喇叭带动大产业
据了解,电声技术包括声转电技术、电转声技术、扩声技术以及相关的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环境控制、医用等领域。
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新硬件等新一代消费电子设备快速发展,手机、个人电脑等市场迭代加速,促使全球电声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对电声产品产生了大量的配套需求,将推动市场持续增长。
从“小喇叭”到“大音响”。20世纪70年代,丰顺利用原始冲床,进行来料加工,生产低端喇叭配件,电声产业从此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县电声企业总数达到650家,从业人员约4万人,产品达5000多个规格类型,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素梅介绍,从全国范围来看,伴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区位优势,我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声产品制造基地,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规模,掌握了电声器件从配件到成品的生产技术,形成了电声元器件和电声产品完整的产业链。
高素梅还告诉记者,我国研发、生产的微型电声器件、MEMS麦克风、消费类电声产品、汽车扬声器、大功率扬声器、专业级电声器件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电声产业从规模效益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效益和创新竞争,从加工组装和出口导向转向了创新开发和引导消费。” 高素梅说。
央地合作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那么,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电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高质量打造电声产业集群?成为业内各方关注的重点课题。
在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电子信息行业品牌建设分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和丰顺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宣布联合共建“电声之都”。据悉,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广丰顺电声品牌,促进丰顺电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丰顺电声产业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产业生态完善、发展环境优渥的现代电声产业集群。
在丰顺县县长廖茂忠看来,双方此次合作将给丰顺电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四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有助于“丰顺电声”区域品牌在社会上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吸引相关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二是有助于推动丰顺电声企业提高转型升级发展能力,强化质量意识,提升“丰顺电声”产品的高品质口碑;三是有助于把握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应用需求,促进丰顺电声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与下游终端企业合作,提高在智能终端和新硬件供应链上的竞争力;四是有助于丰富电声相关产品种类,提高集群内企业整体质量水平,扩大电声产业规模,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实力。
廖茂忠还透露,丰顺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将重点从两个层面开展深度合作,一是提升“电声之都”产业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充分运用好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相关行业活动平台,指导、协助丰顺培育“电声之都”产业集群品牌,在行业内进行推广。
二是促进“电声之都”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双方立足于长期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业资源优势,围绕丰顺电声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企业资源对接、产业诊断、数字化转型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专业咨询意见;指导“电声之都”发展规划,促进丰顺县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电声产业集群,建成引领技术创新,代表中国制造实力的“电声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