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5-30 05:33:06
浏览

  不仅能加油,还能给空间站充电。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有自己独立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靠泊空间站期间,天舟二号和空间站之间可以互相输送补充电能资源——靠泊期间的天舟二号处于休眠状态,自身能源需求小,富余出来的电能就可以输送到空间站,为航天员活动提供保障,同时支撑一些电能消耗较大的科学实验。

  天舟二号还是一个“储藏室”。完成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会进出天舟二号取用生活和工作物资。为了让航天员在天上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取用、查找自己想找的物资,“储藏室”里的每件货物上都粘贴了一个具备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的标签,使用专用设备能进行智能定位。

  天舟二号有存放垃圾的职能,是一个太空“垃圾桶”。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产生的生活垃圾、人体排泄物,都会集中到天舟二号舱内存放。完成使命后,天舟二号将带走这些废弃物,在坠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同烧毁。

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

  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18立方米货物装载体积,除了留出航天员舱内活动空间,还同时具备这么多的功能且保持重量均衡,科研团队在布局设计上用足了智慧。强大的送货和补给能力,也将对延长空间站寿命和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起到重大作用。

  再过一段时间,中国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来到太空。相信他们在进入天和核心舱后,打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舱门的那一刻,一定会有“拆快递”的惊喜。

  “滨海福地”续写航天新篇

  没有建成发射场之前,海南文昌以侨乡闻名,120多万祖籍文昌的海外侨胞分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文昌还是“一里三进士”的文化之乡、诞生了200多位军队高级将领的将军之乡。因为三面临海,负氧离子含量高,文昌居民的平均寿命高达81.85岁,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福地。

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

  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007年8月,我国决定在海南文昌建设新一代最先进的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在文昌市龙楼镇破土动工。继酒泉、太原、西昌3大发射场之后,文昌航天发射场于2016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文昌这块“滨海福地”又多了一个“航天城”的美誉。

  作为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场,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5年来,天舟一号、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一个个大国重器从这里飞向太空。

  这一次,文昌航天人在承压中奋战,在坚守中前行,按照“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的要求,严格落实载人航天工程质量标准,专题组织发射区综合检查,全面检查设备设施、特燃特气、物资器材等准备情况,仅推进剂加注抢险、消防救护等演练就组织了数十次。

  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科技活动。原定于5月20日凌晨的天舟二号发射任务,因技术原因推迟实施,发射场系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