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六五环境日之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图景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个日益美丽的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积极助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制图:王仁宏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
在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麋鹿在觅食、奔跑,从外地引进的麋鹿已经成功实现了在鄱阳湖区域繁殖;
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野外红外相机中首次出现了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绿尾虹雉的身影;
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哀牢山生态站植物分类专家成功培育出了濒危植物水青树的种苗;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自流补水,新建绿色生态大廊道为东方白鹳营造了一个更舒适的家;
在吉林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中心,安装在野外的红外监测终端不仅每天能不断传回野生动物的活动视频,还能传回气象、水文等生态数据……
今日之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地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这一切,得益于我国生态保护体系逐步完备。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各类规划和计划,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先后出台10多部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的观测样区,布设样线和样点11887条(个),每年获得70余万条观测数据,掌握了典型区域物种多样性变化第一手数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建立“三区三线”管控体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护卫绿色空间,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生态补偿机制。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各类保护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渐成共识并化为自觉行动。不采集、不购买、不食用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不把外来物种随意放归自然。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保障生态安全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昆明举行,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作为大会东道国,中国将同各国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经验,共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