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石家庄鹿泉区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村稳方能安天下,农村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富。乡村振兴在于兴产业、富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擂战鼓落重锤,石家庄市鹿泉区通过发展绿色经济、重视科技赋能、加快文旅融合描绘出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发展绿色经济 充实乡村振兴“里子”
鹿泉区山前大道风景如画。 鹿泉区委供图
“路”已通车,“杏”已至此,君可“樱”约而来。网友留言中描绘的“路”就是石家庄鹿泉区的山前大道。山前大道蜿蜒如一条丝线,将31个沿途景点串珠成链,为深山里的产业注入新鲜活力。若把时间坐标拉长,黄岩村原来的公路破旧不堪,自从修了山前大道,发展滞后的旧面貌变成了旅游产业不断壮大的新模样,让乡村充满了活力。“路修通以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村里游玩休闲,村民搭上了旅游快车,吃上了旅游饭,琢磨起了发展农家乐、经营土特产品的致富门路。”鹿泉区石井乡黄岩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彦中说。
搭上旅游快车,吃上了旅游饭的不只是黄岩村。在石井村的一采摘农场,负责人李志和正在查看即将成熟的蟠桃,估算成熟的日子。在李志和看来,在没有修山前大道之前,由于交通不便,导致好多果子烂到地里面。现在销量直线上升,市里来采摘的游客也多了,果园产量、产值都能提高两倍。
随着山前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全部竣工,进一步拓展了鹿泉区发展空间,同时也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产业联动,拉动了沿线经济发展。这些项目既形成集聚效应,又坚持错位发展,真正把山前大道打造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
鹿泉区石井乡副乡长刘月桥表示,曾经以矿山开采为职业的石井乡开始改变靠山吃山的方式。昔日人人避而远之的烟尘滚滚之地,变成了景色宜人的观光休闲打卡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鹿泉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重点,通过突出特色产业、产城融合、三产融合促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全区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的达到114个;3个村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被评为‘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县(区)’。”鹿泉区委书记李为军说。
重视科技赋能 催生企业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龙头”昂,产业兴。走进位于鹿泉区铜冶镇的君乐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部分设备正进场安装。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助理冯进茂介绍说:“新项目可容纳科研人员200余人,检测奶牛饲料和各类乳制品样品8000批次。”
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正是君乐宝催生内生动力的“法宝”。据了解,项目建成以后集科学研究基地、创新产品孵化基地、国家项目示范基地和消费者体验基地四大功能于一体,可以开展婴幼儿奶粉、低温酸奶、常温白奶以及奶酪、黄油、特医食品等高端乳制品的研发,承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也为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提供研发条件。
“这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自主研发的列车车载台设备,目前已应用在全国40多个城市190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上。”说起自家的产品,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俊涛颇感自豪。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自主研发的车载台设备进行出厂前测试,待全部测试完毕后,这批设备将发往苏州地铁5号线,用于列车与指挥中心的调度通信。
紧抓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发展机遇,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和研发,据介绍,远东通信凭借技术储备及行业经验,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创新项目,已拥有61项专利及85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多项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