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科普:以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内核应是协作与分享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杨曦)“为科学点赞同,为科学家点赞同,为科学精神点赞同。”6月5日,在由知乎、科普中国联合主办的“向科学要答案”活动上,多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科学届学者、知乎科学领域答主和200余名科学爱好者一起分享了他们在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曹春晓表示,在全球产业链面临严重挑战,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向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加强自立自主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以确保我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是积极而稳定地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必然之举。
“当我们论及未来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科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叶盛是一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是一名科幻作者。他认为,科学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预测未来。而未来的答案就在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不懈努力之中。
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看来,科普的内核是协作和分享,科学家不应该只在象牙塔里,科学工作者有义务为大众提供答案。“需要提醒的是,别人提供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认知和实现目标的成本,它可作为非常好的参考,但千万不能把它当成教条。”陈征说。
刘茜是北京天文馆的研究员,她同时是知乎上广受赞同的天文学话题答主。从“为什么星星看起来有大有小”到白矮星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她的科普由浅入深,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也有有趣、生动的科普表达。在活动上,她从专业视角分享了“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的过程,带来了一份来自星辰大海的答案。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提出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细分、丰富。在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看来,科学是一切新知识的源头活水,既是提问的方式,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又是答案的源泉,为我们带来获得感。专题活动能够使用户开阔眼界、得到帮助和产生共鸣,能把优质的科学内容传递给更多用户,同时为创作者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责编:赵超、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