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09 06:34:07
浏览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施一坦言自己也曾有过动摇和彷徨。2011年博士毕业时,他还没有出色的科研成果,“当时压力很大,犹豫过自己是否适合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施一说。在那段苦闷的日子,导师和家人都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帮他寻找突破口。

  “他们认为我在研究能力上其实很不错,之所以一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可能是选题没有选好。”于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施一重新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去做研究,并及时做出调整,也重拾了信心。

  随后,施一在科研之路上接连取得突破。如今,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导,他寄语致力于投身科研工作的年轻人,要对研究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道路提早规划。“多吃点儿苦,多给自己一些压力,把目标定高一些,这样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施一说。

  科研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施一对此很坦然,“有可能几年时间都没有出成果,但是坚持下去,没准儿很快就会出现转机。科学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坚持很重要。”

  除了坚持,施一觉得做科研也需要情怀。他说:“吃苦的同时也要享受快乐,去挖掘发现新知识的乐趣。在研究中要对个人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带偏研究方向。”

  谈及研究,施一看得更远:“未来还可能随时出现更多未知的病毒,做通用疫苗、广谱药物的研发是未来的方向,我们需要有相应的前瞻性储备和应对。”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9日 11 版)

(责编:袁勃、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