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2 08:24:07
浏览

  1909年10月,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2019年12月,全球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

  跨越百年的京张线之变,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推动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持续建设,综合交通主骨架加快形成

  乘飞机、搭高铁、坐轮船、自驾行……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共发送旅客2.67亿人次,日均5300多万人次。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从过去交通闭塞、流动不畅,到如今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我国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中国交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公路四通八达。到去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增至16.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达4085.9万公里,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高铁疾驰神州。沪昆高铁蜿蜒崇山峻岭,哈大高铁驰骋东北大地,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快速发展,到去年底运营总里程达3.8万公里,在“十三五”期间翻了近一番,位居世界第一。

  港口星罗棋布。2017年12月,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区四期码头开港;2018年5月,南京至长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到2020年底,我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达2592个,位居全球首位。

  航线纵横交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相继完工,重庆巫山、湖南湘西、河北邢台等数十座支线机场拔地而起……到2020年底,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达23.7万公里,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41个。机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空中航线越织越密。

  重大交通工程举世瞩目。京张高铁、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洋山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项项重大工程纷纷完工,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交通基建的雄厚实力和领先水平。

  “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交通运输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实现超越,我国正由交通大国加快迈向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完善路网,助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百年交通巨变,改写了神州大地的时空格局,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铺就通途大道。

  ——交通主动脉日益强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5月11日上午,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班列在中卫市发车,载着2500吨货物向南驶去,行至广西北部湾后出海。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0.5%,拉动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

  夜以继日,铁路班列装运忙;吊机林立,港口码头作业忙;走街串巷,快递小哥收发忙……今日之中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或跻身世界前列。如今,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在神州大地基本贯通,有力支撑了发展大局。

  ——城乡路网加快覆盖,为不同区域打破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