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度更加精准、节奏更加稳健……专项债发行求质重效(2)
“前期专项债发行放缓,伴随额度下达、项目融资需求释放等,预计将在6月及三季度有所提速,以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白景明表示。
王泽彩也认为,随着后续地方政府项目储备不断完善,有关项目逐渐成熟,专项债发行节奏将加快,充分体现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项目管理更注重质量
今年财政部更加注重专项债的发行使用实效,多次要求做好项目储备,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防止重数量不重质量、一哄而上。
“项目质量是现阶段财政部把握专项债发行节奏的重要考量。”白景明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强调要有一定收益,项目融资要与收益相平衡,但当前一些地方专项债出现重发行轻管理、重立项轻收益的情况。
“我国专项债发行管理机制尚处在新生阶段,在项目储备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在以往专项债发行规模大、批次多、时间紧的情况下,甚至还出现过虚构项目和滥用套用债券资金等行为。”王泽彩认为,加强项目储备就是完善项目审核机制,提前做好高质量专项债券项目识别准备。
财政部近日透露,将研究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切实发挥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白景明认为,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要从多方面发力:要降低成本,债券资金不同于一般财政资金,其使用具有有偿性,更需关注成本和融资必要性;要确保收益,项目选取应注重实效,坚持举债与偿债能力相匹配;还要加强立项评估,前移监督关口,重点审核项目预期收益是否平衡,是否符合财政承受能力等。
“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绩效跟着项目走’原则,从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建立全方位闭环式管理链条,确保每笔债券资金发得出、用得好、还得上。”王泽彩认为,还应拓展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发挥第三方和社会机构等外部监督约束力。
(责编:赵竹青、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