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大机场将合并,“机场茅”重回千亿有望?(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5 09:58:07
浏览

作为国内主要的国际枢纽机场,浦东机场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国际航线旅客运输和相关的非航空性业务,其中非航空性业务包括免税店、有税零售店、餐饮等。得益于高盈利的免税业务发展,上海机场的免税租金收入快速增长,其股价在2019年8月曾达到88.11元的历史高点,上海机场也一度被称为“机场茅”。

但是,全球疫情给浦东机场的业务带来冲击,2020年其国际航线起降架次大幅下滑。在2020年民航机场吞吐量排名中,浦东机场从第二名跌落到了第九名,旅客吞吐量同比上年下降了60%,起降架次同比下降了36.4%。

另一大冲击来源于免税协议修改。根据修改之前的上海机场和日上免税店双方签订的协议,浦东机场以实际销售提成和保底租金的方式获得租金收入,日上上海2017年-2019年向上海机场支付的免税店租金分别为25.55亿元、36.81亿元和52.1亿元,占公司2017年-2019年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3.3%、39.53%和47.6%。

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免税业务遭受打击,根据上海机场今年1月30日公告中的补充协议,获得租金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月均实际国际客流×80%时,“月实收费用”按照“月实际销售提成”收取;反之,“月实收费用”按照“月保底销售提成”收取。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其免税店业务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及浦东机场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客流的恢复情况,具有不确定性。

在公告发布的前一日,上海机场的市值还超过1500亿元,但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上海机场连续一字跌停。随后几个月内,上海机场股价持续下跌,近乎腰斩,10日停牌之前,上海机场股价为48.85元,市值为941.32亿元。

民航专家綦琦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收购是集团和股份公司构架和业务整合的需要,也是近几年国资优化治理结构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但是时机选择可能欠妥,在目前股价尚未止跌企稳的情况下,增发购入业绩不明朗资产,其实并不明智。改革刚性和市场柔性需要平衡,但对上市公司在疫情过后的中长期业绩增长潜力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虹桥机场免税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在疫情之前其旅客吞吐量也低于浦东机场,但得益于国内航空市场的恢复,2020年虹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境内民航机场中排名第七。

林智杰表示,特别是在疫情下国际航线几乎没有,浦东机场免税收入断崖下滑,这个时候把虹桥机场注入,国内市场恢复比较好,有助于平抑上市公司的经营波动,提升上市资产的质量。


(责编:王震、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全国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端午小长假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24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王连香)据交通运输部消息,端午假期三天(6月12日至14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应急保障有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1.24亿人次,日均4123.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18.8%,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52.5%。 据了解,端午假期,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167.2万人次,日均1055.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17.4%,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58.1%;公路预计发送旅客8635万人次,日均2878.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16.9%,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52.1%;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69.4万人,日均65.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61.6%,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20.5%;民航预计发送旅客371万人次,日均123.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25.3%,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40.1%。…    
天问一号交出完美答卷 火星取样木星探测提上日程     诸多重大节点任务一气呵成,天问一号近日交出了完美的答卷。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实施“太空刹车”进入环火轨道,随后5月15日着陆火星,5月22日“祝融”登火……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