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报天气到预测气候(深度观察)(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6 06:27:07
浏览

  “雨季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结束?这是我每年最揪心的事情。”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防汛办主任刘世军说。眼下,他和湖南省气象部门保持热线联系,密切关注着每天滚动更新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信息。

  “澧水公司管理着江垭和皂市两个大型水库。雨季开始前,水库要计划腾库;雨季结束时,要拦洪蓄水。澧水是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雨季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水库运行的重要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就可能给防洪、发电、保生态用水等带来不利影响。”刘世军说。

  去年5月中旬,湖南省专业气象台提出澧水流域将在6月上旬进入雨季,这一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为澧水公司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陈丽娟认为,随着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公众认知度的提升,气候预测在防灾减灾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规划等方面,将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农业、水利、工业、交通、电力、旅游、体育等很多领域都将受益。

  服务防汛抗旱——我国地形复杂,受东亚夏季风系统变率大的影响,每年七大江河流域的旱涝情况不同。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力发电调度方面,准确的预测可以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使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益发挥到最大。

  助力农业生产——准确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例如,准确预测春季气候是否异常、春雨多寡、气温高低,可以帮助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民对农作物选种、播种进行科学决策。

  增效工业生产——准确的气候预测,能协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前做好生产计划和相关安排,避免经济损失。

  此外,在金融领域的农产品、能源期货交易等方面,气候预测信息都能发挥显著作用。

  “总之,准确的气候预测对社会各界生产生活有巨大帮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陈丽娟说。

  不过,在目前预测水平还不能“百发百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发挥好气候预测的作用?

  “我想强调一点,气候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对于我国而言,影响气候的因子极为复杂。因此,公众在使用气候预测信息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气候预测的精准程度和我们熟悉的天气预报相比有一定差距,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预测结果。”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贾小龙表示,气象部门会不断提供滚动更新的预测信息,请大家及时关注。另外,公众要注意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中期、短期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信息结合起来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气象预报服务的作用。

  怎样提升预测水平?

  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找突破点,气候预测数值模式进步是提高预测准确率的重要途径

  83岁的丁一汇院士,每天都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这些年气候预测的进步显著,我感到很欣慰”。

  1995年,我国成立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带领团队,研发出第一代气候模式,奠定了我国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的基础。“这个气候模式是全国70多个单位大协作的成果,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第一批对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撰写做出贡献的模式之一。”丁一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