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卯家湾:从易地搬迁走向安居新生活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6 15:55:07
浏览

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受访者供图

 
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昭通6月16日电 (黄盛)“我小学没有毕业,以前只能靠着给人做零工及山上4亩土地产种土豆,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现在好了,搬到卯家湾新楼里,成了建筑项目的产业工人,有了新的生活。”35岁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村民周应先,每每想起自己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总是忍不住望向新住宅小区内“搬出大山天地宽,幸福家园卯家湾”的标语。

不仅是周应先,卯家湾不少村民都惊叹于村里幸福大道两侧那些依山而建的淡黄色楼房。这些新建的错落有致的新式楼房,是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楼房的主人是3万余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周应先和乡亲们已经实现了从“山里”搬迁到“城里”,从“穷窝穷业”到“安居乐业”的蜕变,感恩、幸福、喜悦洋溢在每位老乡的面容上。

搬到新城区,乐享新“优居”

告别穷山坡,搬到新城区,开启新生活。来自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的吕正金已经72岁了,以前住的地方,海拔高、地不肥,只种得出玉米、土豆,房子也是漏风漏雨。自从儿子去世后,他与两个孙子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能够免费住进卯家湾70多平米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吕正金说:“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以前想吃个啥必须等到赶场的日子才能买,现在楼底下就是超市,一应俱全!尤其是孙女上学,以前要走两个多小时才到得了学校,都是山路,还要过河,现在校车接送上学太方便了。”在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正在为65岁的搬迁户蒋文德做免费健康体检,老人格外珍惜幸福的生活。

时间回溯到2019年,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承建的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3.08亿元,总建筑面积122.7万平方米,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346户35858人。

“来自昭通市鲁甸、盐津、巧家、彝良、永善5个县搬迁群众9100户39106人入住该安置区,这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346户35858人。”鲁甸县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作为大型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占地3700亩,总投资53.08亿元,总建筑面积122.7万平方米。包含安置房66栋8866套,2所学校、4所幼儿园、1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室以及市政道路等多项内容。

2019年12月20日,昭通3.9万老乡浩浩荡荡迁新居,告别了高山“忧居”生活,搬到新城开启了“优居”新生活。近4000名孩子告别了山高坡陡、蜿蜒崎岖的上学路,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

“生根”安家创乐业

随着鲁甸安置区项目的开工建设,周应先的生活也悄然开始改变。项目启动后,他加入了建设大军的队伍。刚开始,由于没有技术和文化,他只能做一些杂工活,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

了解到周应先这样当地村民的状况,中建二局在鲁甸卯家湾项目上办起了“建筑帮扶夜校”。夜校由项目总工程师等人担任讲师,开设电工、木工、钢筋工等课程培训16期,对当地的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在社区的介绍下,周应先成为了农民工帮扶夜校的第一批学员。他白天在工地上做混凝土浇筑,晚上在夜校学习。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实践,他很快就成为了工地上熟练的技术工人,工资也从最初的3000多元涨到了6000多元。

如今,经过系统培训的周应先已经成长为产业工人,成为了乡亲们眼中的“技术大拿”。尝到了技术带来的“甜头”,他也组建起了一支施工队伍,带着10名老乡活跃在建筑工地,带着大家共同致富。授人以渔的方式掘开了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帮扶夜校”累计培训群众16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为当地劳务人员带来了近6亿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