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濒危物种“绝处逢生”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7-08 09:07:07
浏览

原标题:让濒危物种“绝处逢生”

让濒危物种“绝处逢生”

2020年5月23日在云南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拍摄的滇金丝猴。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摄

自然界里,有一些种群数量极少、随时可能灭绝的动植物,被称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它们,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

多年来,“动植物王国”云南实施120多个拯救保护项目,对漾濞槭、富民枳、亚洲象、滇金丝猴等112个极小种群物种进行抢救式保护。

漾濞槭从野外发现5株到人工繁育5万余株,富民枳从野生灭绝到回归定植6893株,亚洲象从193头增长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从1000多只增长到3300只以上……曾经“命悬一线”的物种,如今“绝处逢生”。

拯救保护,刻不容缓

物种灭绝离我们并不遥远。科学界普遍认为,当前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这一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去年9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人类在留给后代的遗产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而造成其减少的各种压力在加剧。”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消息显示,我国已知脊椎动物4357种(除海洋鱼类),其中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状况的受威胁物种932种。科研人员评估发现,我国已知高等植物35784种,其中受威胁物种有3879种。

“地球上的生物圈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现存物种都是亿万年演化而来的宝贵遗产;任何物种的消失,都会降低生命共同体的稳定性。”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闻丞说。研究表明,一种植物常与10-30种其他生物共存,一种植物灭绝会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受威胁物种数以千计,保护如何区分轻重缓急?

“2005年,云南提出‘极小种群’这个概念,并实施抢救性保护行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说,极小种群物种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即种群数量极少、生境狭窄或呈间断分布、人为干扰严重、随时濒临灭绝。一个偶发事件,都可能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拯救保护,刻不容缓。从概念到行动,从地方到全国,拯救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形成广泛共识。2010年,云南省政府批复《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62种植物、50种动物列为极小种群物种,实施抢救式保护。随后,《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的发布,进一步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上升为国家行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许多危在旦夕的极小种群物种,实现逆天改命。

“植物大熊猫”漾濞槭脱险记

漾濞槭听起来陌生,其实它是一种“枫树”,因发现于云南漾濞县而得名。它是典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称作“植物大熊猫”。

它的发现纯属偶然。2001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陈又生在查看槭树科标本时,发现一份采自漾濞县马鹿塘、标着贡山槭的标本与贡山槭有区别,推测可能是一个新种。次年4月,他到漾濞县马鹿塘实地考察,几经周折找到了这种植物,当时野外仅发现5株,后来将它命名为漾濞槭。

“它的叶片毛茸茸的,像一个胖手掌。果实长着一对果翅,像蜻蜓翅膀。”陈又生说,漾濞槭分布点生境明显退化,人为活动干扰严重。

要人工繁育漾濞槭,必须解决授粉、种子萌发两大难题。

由于植株相距较远,漾濞槭授粉有效性不高,结出的种子很少。研究人员曾经尝试嫁接,但没成功。后来参与漾濞槭保护的马鹿塘乡村民张国树想到一个“土办法”:到了漾濞槭开花季节,把一棵树上开花的枝条砍下来,绑在另一棵树上,没想到竟然授粉成功了。2008年秋天,授粉成功的漾濞槭收获了一批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