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需警惕安全风险
2020年以来,数字孪生不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发展新模式、转型新路径、变革新动力,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未来选择。
当前,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交融发展,虚实互动,正深刻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数字孪生涉及的技术门类多,应用领域广,已成为国内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之一。
近日,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仿真等各种信息技术交融应用之下,与物理世界映射的数字孪生空间逐渐呈现出来,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新阵地。
数字孪生展现巨大潜能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的关键途径,可将物理实体和系统的属性、结构、状态、性能、功能和行为映射到虚拟世界,形成高保真的动态多维/多尺度/多物理量模型,为观察物理世界、认识物理世界、理解物理世界、控制物理世界、改造物理世界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表示,数字孪生因感知和仿真技术而起,因综合技术集成创新而兴,数字孪生是涉及物联感知、新型测绘、数据融合、仿真推演、深度学习等多环节、多技术的技术创新促群,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大部分产业链,可以说数字孪生是新一代数字浪潮下数字科技集成创新与应用的典型代表。
如今,数字孪生技术重塑信息化进程,正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数据孪生技术不仅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也正在逐步向智慧城市其他领域扩展,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水利等。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经过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穿越火星大气层,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了对火星的探测之旅。实现这个极其复杂的科学任务,就应用了数字孪生技术。
朱秀梅指出,数字孪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各行各业数字化的部署速度和验证效率,并已在制造能源、医疗、环保等多个行业开展了应用实践。特别是数字孪生城市提出以来,吸引了政产学研用各方的高度关注,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或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率先开花结果的领域。
数字孪生助力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孪生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政府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学术界深入理论研究,产业界加速方案研发,数字孪生城市已由概念培育期进入建设探索阶段。
朱秀梅表示,数字孪生城市通过数据全域标识、状态精准感知、数据实时分析、模型科学决策以及智能精准执行等科技手段,有望成为城市智能运行的先锋模式,以及吸引高端治理资源加入持续迭代演进的城市级创新平台。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有助于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5G、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的融合,很好的用在数字孪生城市前端的感知、捕获、收集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要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筑数字孪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