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网络音乐独家版权:打破“版权圈地”实现参与者“利益普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7-30 09:14:01
浏览

今年1月份,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在虾米音乐宣布停止服务后表示,平台陷入了版权游戏的漩涡之中。“流量越来越重要,平台是否能抢到热门综艺、偶像歌手的版权,决定了谁可以成为赢家。”王皓直言,高昂的版权费和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他意识到,市场已经成为了巨头之间的游戏。

与此同时,网络音乐平台也试图打破独家版权的市场格局。2020年5月,网易云音乐宣布与华纳音乐旗下的国际词曲版权公司华纳版权达成战略合作。“但通过合作,网易云获得的只是录音版权。”高照称,由于腾讯音乐仍拥有华纳唱片等公司的独家授权,网易云音乐等平台通过合作获得唱片公司的录音版权后,仍需要向腾讯音乐购买词曲转授权。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国内网络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对上游版权独占许可需求的迫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从随意下载歌曲转变成付费下载的模式。

“但由于很多音乐版权散落在不同平台上,且缺乏有效的交叉许可,导致消费者使用不便,还可能对用户付费价格和市场公平竞争产生消极影响,这些都变相抬高了网络音乐作品的平均价格,存在一定的产业泡沫。”李俊慧说。

参照国际惯例解决独家授权问题

网络音乐版权授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有专家对人民网财经表示,国外音乐行业并未出现收购海量音乐版权、推高使用频率、提高付费用户比例、把控定价权的独家授权现象,苹果音乐等网络音乐企业只是发挥了传播平台作用。有些国家还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解决广大词曲作品著作权人的网络权益兑现问题。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国际网络音乐传播企业的行业惯例。

“从目前来看,国际惯例的网络音乐版权授权和运营模式并没有在国内建立起来。”李露表示,全球大多数音乐版权授权,采取了“保底费用+收入分成”的收费模式。比如,网络音乐平台将预付款作为保底费用支付给音乐版权公司,当网络音乐平台的播放收益超过保底费用时,平台会和版权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

就国内来说,“独家授权”的版权模式,导致了网络音乐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李露分析称,国内网络音乐平台为获得音乐版权支付的保底费用,远远高于收益带来的实际可分成收入,也极大抬高了行业的入门门槛。同时,就收入分成而言,占有音乐独家版权的平台旗下艺人,享有远高于其它普通唱片公司及独立音乐人的分成费。

上述专家认为,网络音乐独家版权模式若不加以规范,将导致词曲权利人出局,消费者合法权益被忽视,有碍于网络音乐的利益平衡关系建立,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

李俊慧建议,通过加强监管和有效引导,促进平台间形成良性交叉许可模式,反对大量独占模式的盛行。“从国际惯例来看,网络音乐版权的独家授权并不合理,最关键的是加强对独家授权的严格监管,保护好词曲原作者的利益。”(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高照、王林、李露均为化名。)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