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发展迎来“蝶变期”
原标题:医疗信息化发展迎来“蝶变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对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在国务院、医保局、卫健委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合规压力激增,“降本增效”成为医院管理、医疗行业的热词。
不可否认,医疗资源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将成为常态。在医院实际运营中,通过对各类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辅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数据的高效应用正在为医院的医疗运营、资源消耗、临床行为开辟全新的道路。医疗数据的运营管理将对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组合拳”齐出 公立医院如何破局?
公立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过往几十年中,其发展重点主要是在业务的发展扩张和创新上。对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较小。究其原因是对运营管理的动力不足。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备受考验。一方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公立医院的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国务院、医保局、卫健委的多重组合拳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合规压力激增。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原本所有的改革措施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疫情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对医疗行业来说就是一次‘急转弯’式的变革,由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拉动收入,突然变成一个有节制的管理方式。对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来说,就是定额付费,不管是按病种还是总额或是人头,都可以叫定额付费。”
来自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医疗服务情况的数据显示,2020年1-6月全国公立医疗机构住院人数同比下降22%,病床使用情况同比下降17.5%.
从政策层面看,在DRG、零加成等政策的影响下,过去作为收入项的药品耗材已内化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成本项,致使公立医疗机构的成本压力骤然提升.
在过紧日子与绩效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公立医院将如何走出困境?公立医院的精益化管理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从电子化到数据化发展 医院精益化运营势在必行
在医疗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公立医院对于“成本”和“节制”的观念淡薄,过度医疗和粗放医疗大行其道。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需求紧迫的情况频繁出现,以医疗信息化驱动的医院精益化运营管理愈发受到重视。
望海康信董事长兼CEO段成惠指出,目前医疗信息化发展仍处于信息技术的中期,还没有全面升级到数据化数字化,未来几年医疗行业一定会向数据化数字化迅速发展。医疗供应链、医疗设备和医院后勤服务也必然会全面进入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
《2019-2020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仍有约30%的三级医院基础财务信息化尚未完善。已经建设的财务系统也仍停留在传统以会计记账为核心的管理层面而且局限于事后,亟待进一步升级。二级一级医院的情况就更不乐观。
近几年,随着药耗的带量采购、DRG支付的稳步推进、以及零加成等政策的落地,致使公立医院的收入天花板已现,药品耗材也从收入项内化为成本项,医疗机构急需在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领域精耕细作,提升利润空间。
从大环境上看,在三医联动的主线下,药耗采购单兵突进、支付改革稳步深入,医疗改革却相对缓慢,随着医药、医保组合拳的持续发力,使处于改革“暴风眼”的公立医院难以再偏安一隅。加之近年公立医院改革进程缓慢,部分体制机制瓶颈难以突破,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短板问题凸显,开展精细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段成惠表示,“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是从电子化到数据化的过程,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跟国际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国内医院在管理领域的差距明显大于医疗诊疗技术,可以说管理是医院过去二十多年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