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网络安全领域需加速产学研用管深度融合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 (孙阳)当前,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演进,网络安全建设与运营的成效愈发重要。同时,随着我国推进网络安全立法、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网络安全行业规模也日益扩大。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563.59亿元,2020年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领域应用水平与服务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路云天网络安全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第一期云天论坛”上表示,当前,应该树立安全可信科学的网络安全观,构建主动免疫、积极防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坚持自主创新,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和等级保护制度要求,推广安全可信和网络产品和服务,筑牢自足自强网络空间安全防线。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认为,网络安全不是单纯技术问题,做好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化布局、精准化设计、实战化锤炼,需要聚集全国产学研用管各方优势力量,需要创建合作共赢与联防联控长效机制,需要构建安全高效、有序、健康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全面提升我国网络安全的保护水平。
“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引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塑。同时,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新兴领域安全风险凸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加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郝志强介绍说,今年以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技术研究与咨询,关键工信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产业生态培育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斌认为,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存在四大挑战和机遇:一是威胁升级,安全体系从应对已知威胁向未知威胁转变;二是云化普及,网络安全的未来在云端;三是数据流通,海量数据的分类分级和隐私保护难度加大;四是攻防常态,转型中的业务迎来实战对抗时代。胡斌认为,构建全面的威胁检测、领先的威胁情报、先进的云化安全和人机共智安全服务四大安全能力,是新形势下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产学研用管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据了解,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深信服共同建设的路云天网络安全研究院近日在京成立。
路云天网络安全研究院院长黄一玲介绍,路云天网络安全研究院的成员主要来自监管部门、行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安全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将以开放融合的方式,联合国内网络安全产业,为我国网络安全生态发展提供助力。
(责编:王震、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