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3年国内LED企业首次胜诉美国“337调查”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8-17 09:02:01
浏览

在全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绕不开的国际游戏规则,没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勇于“亮剑”的底气,企业将寸步难行。

---------------

近日,深圳LED上市企业艾比森公司董事长丁彦辉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和美国人打这一类的官司,中国人几乎没赢过,我们给开了先河。”

就在不久前的6月11日,美国德州东区法院就深圳企业艾比森对美出口LED显示产品知识产权侵权一案作出判决,艾比森胜诉。

这份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地方法院马歇尔(东区)分庭的判决书显示,这起民事诉讼案件审判从6月7日开始持续了4天。6月11日,陪审团达成一致裁定:深圳艾比森公司的9个被控产品均未侵犯任何美国超视公司的知识产权,并确定所有美国超视公司声称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都是无效的。与此同时,深圳艾比森公司作为胜诉被告,应该向原告美国超视公司追讨诉讼费用。

消息传来,深圳艾比森公司一片沸腾。这场耗时3年多的“马拉松应诉官司”的胜利,不仅是中国LED企业对美国“337调查”和德州地区法院诉讼的首次胜利,也扫清了中国LED企业在美国市场以及全球市场上的专利障碍,对中国的“出海”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积极价值。

“337调查”对被调查企业快速响应能力要求非常高

“337调查”是美国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立案门槛很低,但杀伤力巨大。这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程序设计相对有利于请求方(原告),凡是被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将被禁止进口到美国及销售。一旦发布普遍排除令,除被申请人的相关产品,其他同类产品也可能被禁止进入美国。

另外,相较于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专利诉讼案件,“337调查”的立案更加容易,申请人只需证明在美国存在与主张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无需证明有损害。

此外,相比于专利诉讼案件长达两年甚至更长的审理周期,“337调查”的调查期限为12-16个月,对被调查企业应对调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应诉企业不但需要短时间内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而且还需要聘请熟悉美国法律的律师等,费用通常高达300万-600万美元,甚至更高。

就在2018年3月27日,美国超视公司(Ultravision)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请求,对包括艾比森、利亚德在内的十几家中国LED企业,发起“337调查”,指控中国企业侵犯其产品专利,并请求颁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也就是说,由于存在“普遍排除令”,中国LED企业同行中只要有一家企业不幸败诉,连同该国其他同类被诉产品企业都要退出美国市场。

“官司输了,整个行业都会跌跤”

有关资料显示,超视公司于2010年成立,是一家美国LED显示屏企业,而艾比森创立于2001年,早在2005年就完成了第一笔国际订单。

美国超视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请求发起“337”调查后,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曾发布声明表示,超视公司成立于2010年,其所拥有的两个专利以防水为主要诉求点,并非显示屏核心技术且没有实质性的保护效能,该专利对中国LED显示企业出口美国并无实质性的约束和伤害。而中国多家LED显示企业具有该专利特征的产品早在其专利提出前就已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了。

然而,2018年5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仍然投票决定接受起诉方的申请,启动“337调查”,调查对象涉及艾比森、利亚德、洲明科技在内的几乎所有LED显示屏主要企业。

得知美方发起“337调查”时,艾比森正在大力开拓美国市场。丁彦辉回忆说:“这单官司确实对公司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