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打拼的年轻人住有所居
原标题:如何让打拼的年轻人住有所居
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困难。
现在,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确实承受着沉重的住房压力。很多人的收入,房租、水电费一交,再加上基本的生活费,基本就见底了,存钱更是想都不敢想。如果一不小心,租到了爆雷的长租公寓,不仅会损失一大笔钱,还会面临“无房可住”的尴尬处境。就算运气好,没有“触雷”,但在租得起的地方,居住条件都不会很好。很多人刚工作那几年,不是在搬家,就是在找房租房的路上。
年轻人在大中城市打拼,如果连居住都不安稳,又谈何其他呢?让城市新青年真正“住有所居”,是他们在大中城市打拼,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前提。当然,这里所说的“住有所居”,不仅指有地方住,而是要让人住得起,住得舒服、安心和长久,免于被住房所累,有一种归属感,而非流浪感、颠簸感,进而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城市新青年“住有所居”,很多地方也都有所行动。比如,《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当租金快速上涨时,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调控住房租赁市场。这意味着未来在北京租房,租金上涨过快或可实行租金指导价。上海也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成都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而对于长租公寓爆雷乱象,多地也都出手整治,介入资金监管等环节。
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联合多部门开展为期3年的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行动。住建部现在也明确,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其租金要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的租金。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目前看,国家层面对于租房市场的调控思路,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整顿市场乱象,规范市场秩序;另一个是加大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就是要抓住的“牛鼻子”,坚持供需匹配。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房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是增加供给,把这些房子建造起来,就完事了,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要为年轻人生活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便捷度考虑。
第一,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质量要得到保障;第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小区配套,以及交通的便捷性等,都需要考虑到位,否则,年轻人一看保障性房子都那么远,上下班也不方便,也没有太强烈的申请意愿;第三,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门槛不能过高,要让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资格申请。相信这些年轻人的真实诉求,之后也会得到逐步解决。
不否认,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确实能有效疏解年轻人租房困难问题,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周期都不短,且每年建设套数都是有限的,那年轻人眼前租房困难该如何解决?
杭州的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政策,有助于缓解年轻人的租房经济压力,或值得借鉴。同时,要想方设法把市场中的存量房和空置房利用起来,引入国有企业运营,把这些存量房和空置房加以包装改造,规范出租。这也有利于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市场良性竞争,让长租公寓行业愈发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