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原标题: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点,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成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好其补链固链强链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侧重于企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虽在特定阶段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粗放式发展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为魂,聚焦细分市场,更强调专业化程度,通过产业分工、利润分层获得行业领域内的相对优势,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竞争力。疫情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在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上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分别实现两年平均增长10.5%和20.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企业,有助于弥补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
当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成长难题,主要表现为持续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协作能力有待加强、融资难融资贵有待缓解、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首先,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仍显不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科技前沿能力有待提升,这也限制了其在全球高精尖领域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且,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协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尚不清晰,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导致科研机构成果闲置、产业领域产品创新不足。另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共性难题,融资渠道限制了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营商环境也影响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市场垄断势力压制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懒政怠政等问题。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优化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首先要破除制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固有体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形成有助于增强创新活力的竞争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双轮驱动”作用,形成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的互动局面。同时,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实现科技人才有能力且有动力参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为其提供不竭创新动力。另外,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在科技创新上的作用,注重对民营企业的尊重和保护。
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注重基础投入,强化平台建设。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实现前瞻性原创性重大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科学基础。应用研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注重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我国既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基础研究上的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又要充分运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提高创新迭代速度和大规模应用能力,衔接好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断层,实现科研创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