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十足中小企业发力提质增效(经济聚焦·解码智能制造)(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9-09 06:34:01
浏览

  此外,中小企业要抢抓订单,必须重视进一步提质增效。陈华根说,之前因为车间智能化水平、员工熟练度差异等原因,会出现产品参数参差不齐的情况,“智能改造后,我们获得了更多国际订单。”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拥有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一定优势的人力资源;但另一方面,我国相当数量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中低端。在这一背景下,可以把智能制造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从而应对多方挑战。

  改造的压力——

  资金有限,期待改造更快见效

  中小企业智能改造有声有色,但也并非一路坦途。种种阻力之中,摆在首位的就是资金压力。

  “前几年,新昌县不少轴承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不愿为其贷款。”作为一名长期服务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金融从业人员,浙江新昌农村商业银行城东支行客户经理杨鹏飞感触颇深:“那时,不少企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有转型动力却无资金实力。”

  “有家公司有48条轴承生产线计划进行改造,资金缺口高达数百万元。”杨鹏飞回忆说,经过多次走访调研,他对企业经营状况、智能改造路径和前景做出综合研判,并提供了第一笔145万元的一年期贷款。“在后续资金支持下,这家企业智能改造进展顺利,如今已经成为新昌县轴承生产的标杆企业。”

  “不比大企业的‘财大气粗’,我们期待智能改造更快见效。”采访中,斯菱汽车磨工自动化车间生产主任章新光说,“智能改造投资基数大、回报周期长,对我们来说也有潜在风险。”他介绍说,为了推动智能产线迅速达产,自己的车间采取了包括座谈摸底、奖励先进在内的多种办法。在不断试错与调整中,不仅提高了车间员工对智能制造的认同感,生产效率也有近23%的大幅提升。

  下一步期待——

  实力不足,改造还需多方助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呼声愈强,的确有一些样板企业感受到了智能改造带来的优势。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在迈进智能制造领域之前,考虑得并不多。

  “政府引导、舆论宣传,整个行业都在改,自己不改不就落后了嘛!”采访中,这样的声音也有。但更多人认为,智能改造绝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只有模糊的概念认知远远不够,更需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精耕细作”。

  从设备生产企业起家,如今从事智能改造工作的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罡认为,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相对简单,智能制造的决策从提出到落实理应效率更高,实际看来却未必如此。“智能制造远不止上一套设备、换一套系统这么简单,如果企业的组织架构更新、人才技术支持等跟不上,这些先进设备和系统的作用自然就发挥不出来。”

  “相较大企业,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明显不足,所以想要推动智能改造,形成合力是关键。”潘良灿说,包括政府部门在内,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市场化机构都大有可为。此外,企业智能改造的关键是创新,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正是创新的关键力量。“企业要深入开展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探索定制化智能改造路径,并通过长期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为智能改造积蓄复合型人才。”吴波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9日 11 版)

(责编:郝江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