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候鸟迁徙“加油站”
原标题:守卫候鸟迁徙“加油站”
墨色的头、洁白的眼圈、橘红的蹼……初秋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苇荡曳曳、水波粼粼,黑嘴鸥觅食的身影时不时就会出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说,黑嘴鸥对繁殖地的选择极为苛刻,是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有“湿地精灵”之称。
黄河三角洲横跨2条鸟类迁徙通道,是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在它的庇护下,候鸟顺利完成生命的迁徙历程。可以说,这片生机盎然的滩涂是候鸟迁徙“加油站”。
近年来,一种叫做互花米草的外来植物威胁着这片“鸟类国际机场”。原产于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有消浪护堤、促淤造陆的功能,具有极强的耐淹、耐盐和繁殖能力,而且没有天敌,在入侵地快速蔓延。
“互花米草增速较快,严重威胁本土动植物生存,影响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称得上湿地生态‘杀手’。”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进河说,“最明显的是鸟类栖息环境质量恶化,危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这一片绿油油的互花米草看着很漂亮,但其实是一片绿色沙漠。在没有被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底栖生物的洞口大大小小的遍地都是,但在互花米草草丛里却几乎看不到洞口,这说明米草分布区的螃蟹、贝类等底栖动物大幅减少。”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宝华说。
互花米草入侵还让这片保护区的特色景观“红地毯”遭了殃。“它导致了‘红地毯’植物盐地碱蓬的严重退化,如果不及时控制米草,局部区域的红地毯景观可能会全部消失。”王进河说。
不仅如此,互花米草入侵对渔业影响也很大,在连片的互花米草区域,体型较大的经济型贝类和沙蚕的种类和数量均大幅降低。
保护,刻不容缓!
自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联合东营市政府,依托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与治理技术科研攻关及工程示范,治理成效显著,为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科技支撑。
2020年,东营市开展了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用“刈割+围淹”和“刈割+翻耕”等方法治理3800亩。今年,东营市全面启动互花米草治理,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工作。
“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们成功探索出适宜不同滩涂环境的互花米草治理技术体系。”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韩广轩说,该技术体系以物理防治为主,对环境扰动小,治理后有利于本地物种恢复。韩广轩团队还研发了潮间带简易高效的生态围堰工程技术,开展机械化工程治理实践,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建立了100亩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区,这也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互花米草治理示范区。
“连续5年的跟踪监测表明,示范区内没有再出现互花米草;同时由于示范区内营造了浅水生境,本土海草得以自然恢复。”韩广轩说,当互花米草治理目标基本完成后,就要建立预警监测体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整治和防范工作同步推进的,是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黑嘴鸥的三大繁殖地之一,因其对繁殖环境的特殊需求,黑嘴鸥的繁殖成功率极低。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保护区根据黑嘴鸥的繁殖需求,实施了黑嘴鸥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为其繁育后代提供场所。同时,保护区也开展了湿地恢复工程、生态补水工程、鸟类栖息地改善工程等。2020年至今,黄河三角洲累计生态补水3亿多立方米,保护区逐步走向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目前,保护区内观测鸟类由1990年建区时的187种增至371种,其中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保护区每年观测到的迁徙、越冬、繁殖的鸟类达60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