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科考船首次使用多联网作业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9-14 08:11:01
浏览

小字号

原标题:“实验6”科考船首次使用多联网作业

  9月13日上午,“实验6”科考船航行至南海北部海域,船上的科考队员在本航次中第一次使用了多联浮游生物分层拖网(MultiNet,以下简称多联网)进行科考作业。

  多联网是一种海洋仪器,可以自动对海洋浮游生物连续分层采样,能在连续的水层中进行水平采样和垂直采样。

  多联网的整个系统由甲板控制单元、水下控制单元、不锈钢框架、网衣、网底管等组成,5或9只网袋通过拉链连接器连接在不锈钢框架的帆布部分上。

  这些网袋的网孔大小在55微米到500微米之间不等,科考队员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选择不同孔径的网袋。网袋的开合通过一个电池驱动的马达单元激发,控制网袋开关的指令则是通过甲板控制单元和水下单元之间的单芯和多芯电缆传输。

  水下单元中集成一个压力传感器,深度和所有其他系统相关数据会一起在甲板控制单元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师、“实验6”科考设备主管李先鹏称,多联网的价格并不便宜。“连接5个网袋的多联网单台售价100多万元,连接9个网袋的多联网单台售价200多万元。而且,一直在涨价中。”

  “实验6”首航中,科考队员使用的多联网由德国生产。“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生产多联网。”李先鹏介绍。

  为何国内没有企业生产多联网这种海洋仪器?李先鹏表示,一是因为多联网使用的场景有限,市场空间有限;二是多联网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设计研发成本,而投入大量成本之后,未必能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超过德国现有的产品。

  而多联网是国际公认的用于海洋浮游生物连续分层采样的海洋科考利器。“所以,多联网卖得很贵。独家的、好的产品,市场就是比较好做。”李先鹏表示。


(责编:赵超、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以政企用户办公痛点为靶向 新商用PC破土而出     你有多久没更换办公电脑了? 1981年,IBM推出首款搭载MS-DOS操作系统的商用电脑,从此以后PC机席卷全球,成为之后数十年人们办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信息终端。 2007年,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公司、伟大的产品。…    
他们才是最该追的“星”!     85后的徐飞虎,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物理学领域教授,在光量子成像领域,他提出单像素单光子成像方法,开启了远距离成像雷达和探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70后的秦礼萍,利用Cr同位素研究,首次在陨石中找到来自超新星的氧化物颗粒,为太阳系的形成受相邻的超新星爆发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证据。 9月13日,“科学探索奖”公布第三届50人获奖名单,依托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徐飞虎和秦礼萍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