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
原标题: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于今年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大会围绕“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聚焦可持续交通与减贫脱贫、民生、国际互联互通合作、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城市、政府治理等议题。本报今天起推出“可持续交通发展中国在行动”专栏,以展现我国在中外可持续交通合作中的经验以及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累计开行10030列,发送集装箱96.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2%、40%,往返综合重箱率达97.9%,较去年提前2个月实现年度开行破万列。至此,中欧班列已连续16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货物品类逐步拓展,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上运输新通道,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232万件、9.6万吨防疫物资,推动了民心相通。
该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的良性发展只是交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案例。近年来,中国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交通互联互通网络,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铁路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充分发挥铁路技术和建设优势,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吉铁路、蒙内铁路、拉伊铁路、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扎实推进。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公路联通。昆曼公路、昆明—河内—海防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全线通车,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完工,“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建设稳步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我国与19个国家签署了22项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中蒙俄、中吉乌、中塔乌、中俄(大连—新西伯利亚)、中越实现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国际道路运输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
此外,我国还开通泛太平洋、欧洲、泛大西洋、亚太、东南亚及南亚等集装箱航线,初步形成国际物流主通道网络,以国际海运、航空货运、铁路联运为主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更加紧密。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合作制度更加健全,规则逐步连通,以此为依托,“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推进可期。
在中国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的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大部分都涉及交通互联互通合作。中国联合相关国家建立了中巴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工作组、中缅经济走廊交通合作工作组等“一带一路”交通合作机制,共同编制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战略2030》《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交通战略2030》《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铁路发展战略2030》《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交通规划(2014-2030)》等文件,共同谋划区域交通发展规划,推动与相关国家现有规划的有效衔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并从5方面明确了通道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届时,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个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加通畅。
(责编:赵超、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