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9-24 07:02:01
浏览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9月10日,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服务机器人在跳舞。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9月12日,一名记者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体验智能机器演员。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熊猫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一款“康复机械手”。
  郭俊锋摄(人民视觉)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机器牛。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中国机器人瞄准“后发先至”

 

  9月10日,参观者在2021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了解一款手术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机器小牛鞠躬作揖,引人欢笑;耐高温机器人侦查火情,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应疫而生”,帮助患者自主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10多家企业的500多款产品向人们传递出一种信号:原先只存在于科幻故事里的机器人世界,正逐步成为现实。

  展厅外,机器人已承担起多种职业角色:清洁工、快递员、汽车装配工、排爆师……困扰人类的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在机器人手中已是“小菜一碟”。相较于国外,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极快,接连涌现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打造出一批响当当的中国品牌,这其中有何秘诀?未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该如何补齐短板、继续向前?

  

  科学家创业—— 

  由学入产,艰难起步

  1992年,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工厂里,中国青年学者曲道奎第一次看到了由上百台机器人组成的汽车装配生产线。“当时,国内的实验室能有一台机器人作研究用就不得了,看到国外大量机器人已经投产应用,才真正意识到双方在产业发展水平上差距有多么大。”曲道奎告诉记者,自己至今都忘不了那天的震撼感觉。

  “机器人作为应用型技术,必须要走出实验室、走向工厂。”回国后,曲道奎打定主意,将工作重心从科研逐步转向产业化。2000年,曲道奎带领数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小楼里创立了新松公司。“没资金、没厂房、没社会资源,只能靠研发、靠技术、靠实力。”曲道奎说,“只引领、不跟随”“只创造、不仿造”是新松创业初期就认定的发展目标,这既是主动选择,也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当年,国内第一条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合同采购的是国外机械手,合作进行到一半,外方撒手撂了挑子。新松接过没人愿接手的烂摊子,技术人员齐上阵,逐一攻关,最终成功拿下,在业内一炮打响,后续订单接踵而至。

  无独有偶,1992年,与曲道奎同龄的李泽湘从美国学成归来,成为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同样认定实践比理论更重要的李泽湘,1999年与同事在深圳创办固高科技,针对装备制造行业进行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和研发。那时,国外企业长期占据“运动控制技术”市场,刚成立的固高难以得到客户信任,一度“免费提供产品都没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