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需发挥引领作用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杨曦)日前,在由中科院举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多位专家聚焦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就如何在“双碳”目标下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
在主旨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指出,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提出了新考验。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要从“引进、吸收、再创新”的传统创新模式向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转变,勇于针对未来需求,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要“一盘棋式”组织全国研发力量,建立技术联盟,明确责任体系,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先进性,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力。同时,要与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生态建设提升我国固碳能力;要深入研究碳排放相关的核心科学问题,争取“固碳量”和“碳中和”的话语权;要关注并算清全球以及各国的“收支账”,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谈判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在致辞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能源结构、工业交通、生态建设等各领域,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双碳”目标对科技界主要提出了四方面需求,一是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二是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三是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四是记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测核算问题。面向未来,中科院将继续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并秉持开放合作、协力创新理念,加强与院内外各领域各行业的合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早日由构想变成现实。
“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工业转型是关键,需要实现能源和产业结构系统性变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张玉卓在致辞中表示,“一是要有序减碳,确定碳排放的顶点和峰值,从国家层面研究能源结构;二是要大力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促进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三是树立全民低碳意识,汇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四是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科技合作,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共促世界可持续繁荣。”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