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十条”助中小企业“办大事”
小字号
原标题:“专精特新十条”助中小企业“办大事”
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以及90%以上的市场主体,这组数据生动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说起中小企业,同样有组数据值得一提: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在这里,让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办成大事,不光是企业的奋斗目标,更是政府不断改进服务的聚焦方向。
截至今年9月底,拥有知识产权676项,核心关键智能装备专利占比52%;将目前行业新建一条汽车生产线1~2年的周期压缩至4.5个月;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为汽车制造、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和一般工业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方面,办了不少“大事情”。
在明珞装备董事长姚维兵看来,以明珞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在广州开发区的成绩,离不开这里对于持续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一流服务的努力。
“专精特新企业被形象地称为‘小巨人’,如果说创新驱动要站在‘小巨人’的肩膀上,那我们要让‘小巨人’站在营商环境的肩膀上。”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局长杨元师表示。今年8月27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专精特新”专项政策,将如何更好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保障和推动其发展,作为了“新课题”。
新推出的“专精特新10条”提出,对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实施增资扩产项目,一次性最高可给予200万元扶持。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高可给予1亿元奖励支持。
“‘专精特新10条’从落户投资、成长壮大、研发创新、金融扶持、人才支持、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优化服务七个方面制定政策,在政策的服务性、创新性、指向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黄埔区副区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表示。
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言,创新无疑是个关键词。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攻破“卡链处”“断链点”,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黎集怡介绍,“专精特新10条”将支持企业投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创新研发,对生产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指导产品目录产品并实现销售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扶持奖励。对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则给予10万元奖励支持。
目前,广州开发区累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累计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7家。
此外,广东省率先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实行“一个部门、一枚印章管审批”,出台“工业快批10条”“信任筹建3.0”等改革方案,推出“带规划方案”出让、三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取消施工图审查、电水气热网联办等改革举措。另外,广州建设了首个可视化云税厅,实现“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在全国首推100项智能秒批(核)事项,实现“人工秒批”到“智能秒批”。无论是在政策、融资还是营商环境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在广州开发区被排到了“最优先级”。
(本报记者 吴春燕 王忠耀)
(责编:赵超、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