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绿色金融:避免“一刀切”发挥价格机制作用(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0-21 16:58:01
浏览

肖远企指出,提高内部定价的“绿成色”,就是要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符合绿色金融方向的内部资金核算体系,要引导金融机构在内部定价上体现绿色激励,促进绿色金融向绿色行业相关产品汇聚,并逐步降低资金在高碳行业中的集中度,从而减少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业务成本,推动金融市场价格向绿色倾斜。

绿色金融发展已成共识 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在绿色与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是最早发展绿色金融的国家之一。

“过去5年间,中国积极构建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支持绿色与低碳发展。截至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4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1万亿元,均位居世界前列。”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同时,中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较2019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仍然坚持了绿色发展的主基调。”陈雨露说,绿色金融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复苏做出了贡献。

陈雨露表示,中国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污染防治、节能改造等项目筹措资金。随着环境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气候变化成为下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陈雨露表示,中国是G20中最早提出绿色金融议题的国家,也是最积极的倡导者。2021年G20主席国意大利决定恢复可持续金融议题并将其升级为工作组,人民银行继续作为牵头方推动相关工作。

据陈雨露介绍,由人民银行参与发起的绿色金融网络(NGFS),现已扩展至90多家正式成员和14家观察机构,致力于从央行和监管机构的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支持扩大绿色融资。中国还与欧盟等经济体共同发起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平台(IPSF),重点就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趋同等议题开展研究,预计很快发布中欧绿色金融共同标准,有效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绿色与低碳发展。

针对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新趋势,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透露,今年已形成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预计10月底将正式公布,该路线图将成为指引G20国家未来几年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主要路径。


(责编:赵超、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