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专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
专家认为,从整体上看,10月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企稳,增量略超市场预期,反映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从居民中长期贷款上看, 数据显示,10月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
“9月末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以及央行、银保监会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均明确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防范风险、保障刚需的角度矫正房地产信贷局部过紧的现象,居民获取中长期贷款的难度略有缓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告诉人民网记者,7至9月份居民部门新增信贷同比大幅缩减的情况得以控制,10月相比去年同期还有约300亿元的小幅多增。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与近几个月相比,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升至51.1%,为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
不过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偏弱。数据显示,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1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9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60亿元。
对此,唐建伟认为,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为季节性特征;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少增近2000亿元,连续第3个月同比较大幅度少增,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依然不足。“这主要是受到限电限产影响,同时多地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依然偏弱。另外,票据融资对贷款的补位效应持续出现,下半年以来票据融资一改去年同期各月均减少的局面转而连续增加。”唐建伟说。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10月信贷数据企稳,表明前期“宽信用”政策的累积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同时也与10月以来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有所松动有关,后者直接体现于当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不过,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处同比大幅少增状态,显示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制约信贷扩张,这是当前信贷数据仍处偏弱水平的主要原因。
社会融资方面,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与上月末持平。
“较明显的增量来自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752亿元,同比多增108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167亿元,同比多增1236亿元,连续第3个月发行金额较高。”唐建伟说。
此外,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在10月末的余额为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
温彬认为,M2回升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上年同期基数的回落;二是信贷派生能力增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64亿元,提升了货币创造能力。在唐建伟看来,股权投资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强、贷款和债券投资同比有所增加,也是支撑10月M2回升的因素。
唐建伟预计,未来信贷和社会融资情况可能有所改善。10月新订单、在手订单、新出口订单等三大订单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指征需求趋势性放缓。但近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将引导商业银行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预计企业和居民新增信贷情况可能逐步改善。此外,央行已于近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将用增量资金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和建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