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加大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力度助推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形成了一大批可向市场转化的技术,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我国核工业为例,日前,中核集团首次发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4278项意向转化项目正式“上新”,并成立“核创空间”京津冀成果孵化中心,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据介绍,“核创空间”是中核集团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的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分别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个区域设置分中心,负责统筹辖区内的科技成果孵化与创新型企业培育,使之成为中核集团科技创新政策特区及创新驱动示范区,由同方科创集团负责运营。
业内人士认为,核科技是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科学组成的综合性尖端学科,涉及学科多,研发周期长,代表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体现了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核科技创新在世界科技前沿、在经济主战场、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大有可为。
“我国核产业发展潜力大,亟需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更多科技型企业,助力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中核集团副总经理曹述栋表示,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及产业化更多要依靠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推进,中核集团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完善成果转化系统,为推动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今年年初,国资委表示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给予工资总额单列。
一系列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央企研发经费投入5400.5亿元,同比增长30.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一大批攻关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取得积极进展。
日前,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科改示范行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聚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研究出台更多“小切口、接地气”的政策举措。
此前,国资委召开的央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也明确表示,下一步,要紧盯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着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把央企打造成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特区”,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自强。同时,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成果应用推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责编:赵竹青、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