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闪耀中国空间站(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13))
王亚平
新华社发
王亚平出舱画面
郭中正摄(新华社发)
转眼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已一月有余,半年的太空生活度过了六分之一。
在这期间,3名中国航天员完成了出舱活动等重要任务。第二次进入太空的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行走的女航天员,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录,也为世界航天发展贡献了“她力量”。
出舱活动吸引世界目光
北京时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走出舱门后,王亚平沿着出舱扶手移动到安装作业点,辅助翟志刚安装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此外,她还站上机械臂,进行舱外典型动作测试。中国女航天员历史性的“第一步”,走得又准又稳。
在王亚平之前,自1984年以来,全球有15名女性进行过太空出舱活动。此次王亚平出舱漫步,同样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赞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女宇航员凯蒂·科尔曼寄语王亚平说:“当你看向窗外,看到浩瀚星辰,看到地球,别忘了,全球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
成功的背后,是中国航天的厚积淀和硬实力。针对女航天员参加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任务对飞船和空间站进行了更完善的准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神舟十三号任务分析了女航天员的身体特点和个体需求,重点从生活保障、健康保障等方面开展了针对性设计,以确保女航天员长期飞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在出舱任务中,王亚平穿着一套新的舱外航天服,服装上有国旗中星星的金黄色。据专家介绍,这套新的舱外服为女性航天员专用,其尺寸大小是按照王亚平的身材专门设计。在结构设计上,新的舱外服进行了适体性的版型优化,使得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对位更为准确,适合体型瘦小的女性航天员。出舱工作时,新的舱外服穿着合身、动作灵活,帮助航天员减少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顺利执行出舱任务。
此前发射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除了搭载有舱外服等针对女性航天员的服装类货物外,还带去了卫生用品、化妆品等物品,为女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
未来5个月的空间站生活,王亚平还有一项专属任务——在空间站开讲“太空第二课”。
在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中,王亚平曾给全国6000万名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太空课。“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的寄语,在很多孩子心中种下了太空梦想。可以期待,不久后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将更精彩、更有趣。
独特优势与艰辛训练
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之前的飞行经历让她对女性航天员的优势和特点有了深切体会。“女性特有的亲和力、韧性、耐心、细心,在任务完成和乘组配合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在航天活动中,女航天员有不少优势。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说,身材方面,女航天员身材小巧,太空行走时容易控制身体的移动,可更灵活地完成一些细致作业;生理方面,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雌激素和镁的代谢方面优于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和产生的废物较低,不易出现血栓、铁中毒、血管痉挛、心律紊乱等问题,更适合载人航天;在心理方面,女航天员对航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较强,考虑问题更加周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男女航天员一起工作效率高、错误率少。
此外,女性航天员进入太空也有利于全面开展医学研究。可以说,没有女性参与载人航天,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