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下的万里“长征”(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1-23 10:51:01
浏览

  “搞安全工作的人好像有职业病一样,有一点情况,就会认为不正常。”一次会议上,张在贵正在部署安全工作,一个矿长接了电话便离开了,这引起了张在贵的警觉。他立即带队前往该矿,发现矿下发生了透水事故。

  据了解,相邻的已经关闭的矿井下水位上升,大量老空水突破两矿间的防隔水煤柱进入正在生产作业的矿井。当时,井下还有150名矿工仍在作业,水从上往下灌,而矿工们撤出的通道则是自下而上,情况十分危急。

  企业相关负责人还想保住矿井,仍让矿工在井下再安装排水设备。张在贵却坚持“生命第一”,“不要再抢(排水)了,立即把井下所有人员撤出来。”并立即下达“停止井下一切工作,撤出井下所有人员”的执法指令。

  当矿工撤出后不久,矿井就全淹了,由于撤退及时才避免了一起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

  王晓军他们也遇到过很多类似情况。近些年,不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与顶板管理差有很大的关系。王晓军解释,顶板隐患大都比较隐蔽,有些从外部根本看不出来。

  去年4月14日,大同的一座煤矿就发生了顶板涉险事故,5名矿工被困井下。接报后,大同监察分局的全体监察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下井进行勘探,出具救援方案,经过30多小时的救援,5名矿工成功脱险。

  无论是张在贵,还是对于大同监察分局的监察员们来说,像这样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提前发现风险、努力参与救援,成功让矿工们避险或脱险的例子并不鲜见。

  奋力书写矿山监察事业“新答卷”

  “枕戈待旦”是他们的常态。无论是张在贵的办公桌前,还是在王晓军的办公室里,都常年放着行李箱和工具,以便接到任务随时说走就走。

  对于每一次监察,张在贵都历历在目。他说,因为每一次都是用心检查,不记得是不行的。

  事实上,他的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视网膜有多条裂缝,去年下半年,55岁的他右眼也因劳累及病变影响,看东西模糊不清,单位一直建议他调离一线,他说,自己还能继续干,还要坚守在一线,“还是放心不下矿工兄弟们。”

  张在贵欣慰地看到,有不少年轻人不断加入矿山监察事业。他说,年轻人应该有理想、有作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沉淀自己,一点点往前走,扎扎实实地工作,只有经过不断历练,才能成长起来。

  王晓军看到,这些年煤矿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煤矿都在向智能化矿山发展,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在不断提升,这些年煤矿安全形势也在不断变好,矿工中不少人是年轻人,矿工的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明显提升了。作为“煤监人”,他十分欣慰。

  王晓军表示,下一步将会继续努力,奋力书写矿山监察事业的“新答卷”。将继续鼓励煤矿采用先进合理的劳动方式。比如一些煤矿取消了夜班,改变了过去24小时连轴转的模式。因为,夜间矿工很容易犯迷糊,安全风险明显加大,这一做法消除了很多事故隐患。

  同时,也将继续推动煤矿企业建设智能化矿山。当前,大同的个别煤矿已经实现了少人化甚至是无人化作业,这对矿工的生命也是一种保障。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