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视点)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要目标。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结合本国自然资源条件,更新发展理念,利用科技创新,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如何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化管理;改善土壤环境,倡导有机种植;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一些国家采取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产出 健康导向
荷兰是欧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来自荷兰的蔬菜、牛奶、鲜花等是很多欧洲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光照时间少。为弥补自然条件不足,当地农业发展注重运用科技,努力实现高效产出。“用一半资源,产双倍食物”成为荷兰农业界的口号。
雅各布经营着一家马铃薯农场。自从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他花在查阅数据库、卫星地图以及与人工智能技术人员交流的时间日渐增多。这套系统可以精准计算出每种农产品种植所需的灌溉水量、施肥量等。据介绍,这里每生产一公斤西红柿平均消耗9.5升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马铃薯种植所需的水、杀虫剂和化肥量则减少了近九成。
2018年12月,全球首个“漂浮农场”在鹿特丹港建成。农场位于港口水面上,分为3层,上层是奶牛饲养区,有铺着橡胶地板的牛厩区和高度自动化的挤奶区;中层用于加工牛奶、收集加工淡化海水等;下层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浮动基座,可保证农场不受海水涨潮落潮的影响,还可将农场移动到别处水面上。农场底层设有温室,对牧草进行无土栽培,并利用LED照明灯增加光照时间,促进牧草生长。同时,农场还充分利用可回收材料。奶牛的相当一部分饲料就来自当地啤酒厂产生的废谷物以及附近公园和高尔夫球场的割草等,饲养成本大大降低。
“漂浮农场”离居民生活区不远,减少了长途运输的成本,牛奶也更加新鲜。提供“漂浮农场”创意的工程师彼得·范·温格登认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食品生产系统也需更新升级。“起初人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奇怪,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个创意。”
保护土壤 回归有机
在墨西哥中东部普埃布拉州的一处农田里,农场主卡米拉正在仔细查看土壤的颜色。她每天要观测天气、监测昆虫等,综合判断耕种情况。
今年56岁的卡米拉从小务农。2019年,普埃布拉州发生干旱,这个依赖传统农业的地区遭受严重冲击。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倡导有机种植理念,寻求可持续的耕种方式。卡米拉说:“如果人们用健康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就能吃到更有营养的食物。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自然。”
墨西哥超半数土地常年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改善土壤状态、恢复土壤生产力,寻找需水量较少的替代农作物,成为墨西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瓜纳华托州,雨季降水量仅有约500毫米。通过研究发现,当地盛产的龙舌兰在夜间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水分流失。将龙舌兰与能够固氮、补充土壤肥力的豆科植物间作后,土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两种植物经混合发酵后还能制成动物饲料,每公斤仅需1墨西哥比索(1美元约合20墨西哥比索),这一耕作技术受到当地农场主欢迎。
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墨西哥政府先后发布《有机产品法》、有机生产指南和使用规则等,并成立了国家有机生产委员会。墨西哥企业通过举办挑战赛等方式,鼓励年轻人积极研究有机农业。获胜者不仅可获得丰厚奖金,还可参与到自己提出的项目中,使设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