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赚快钱IT青年沦为新型电诈案“制刀者”(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1-26 11:39:01
浏览

这一团伙成员均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有的还拥有硕士、博士学历。他们通过基础源代码,分裂出多个投资诈骗类App,能做到“骗完一人即抛弃整个App”。

曾参与办理多起相关案件的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任巍巍为“制刀者”画像:90后IT男为主,大学以上学历,明知他人可能利用App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积极配合“直接发力”,或放任不管“间接助攻”,并多以“技术中立”为挡箭牌,长期游走于法律的边缘。

“以为只是开发App,没有直接参与诈骗,问题不大。”面对警方调查时,晟昌公司一些涉案人员如此回答。据介绍,公司老板经常给他们“洗脑”,称公司只是“做刀”,“刀被客户买去是割韭菜、杀人还是切水果,都与公司无关”。

办案民警介绍,晟昌公司负责技术开发的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只有22岁,他们都有光鲜的生活,但法律意识淡漠。案发时,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正准备迎接自己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她说:“从小到大没犯过什么错,没想到一下子违了法”。

陈女士被骗那款App开发公司的前端工程师王立(化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称,公司每年开发10余款软件,首先由销售与客户对接项目需求,开发团队进行研发、测试,再交由客户验收,团队根据验收意见对软件进行调整。王立称:“从没想到,自己会卷入刑事案件。”

王立介绍,开发一款软件需多环节合作,每个程序员一般参与其中某一两个环节。经此一案,他建议,相关专业大学生找工作时要多方了解求职公司背景,开发软件时,“尽量了解下游客户买去做什么、是否涉嫌违法”。

任巍巍介绍,公安部门对涉诈App案正在实行全链条打击,案件背后提供技术支持的“制刀”团伙,涉嫌罪名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些判决书显示,类似案件中的技术开发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至3年不等,“人生路途从此也蒙上一层阴影”。

近年来,各界对涉案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禁止呼声渐起。今年10月下旬,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有委员提出,电信诈骗手法越来越先进,其中有个重要因素即“部分特定的精通专业电信网络技术、具有专业资格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推波助澜”。还有声音呼吁,可参照证券市场对违法人员设定禁入制度,除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外,还可增加禁业惩戒条款,取消和限制其专业资格。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