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增长(2)
“封闭起来肯定是不对的,但产业链的安全要保障。如何恰当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陈清泰指出,不能在传感器、雷达等方面再重复芯片受制的故事。把网联化、智能化的零部件搞上去,将会对产业链安全带来很大好处。比如成长出一批高水平的公司,能够生产全球领先的核心零部件,这样即使关键部件被人“卡脖子”,也有实力采用交换的办法破解。
国际品牌同场竞技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方面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私人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下沉市场潜力逐步释放,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车企的必争之地。
在广州车展上,合资新能源的阵容比去年更加强大。据广州车展组委会统计,本届广州汽车展展车总数达1020台,国内外参展车企共展出新能源车241台,其中国外品牌展车88台。
“今年以来,全球大品牌车企陆续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燃油车方面,中国是一个全球参与竞争的市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由原来主要是中国车企竞争,演变成全球车企参与竞争。”陈清泰说。
欧阳明高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各合资企业会在明后年集体发力,2023年中外品牌新能源汽车竞争将进入激烈期。
国际品牌纷纷进行电动化转型,好在中国新能源品牌已提前进行布局。去年,中国品牌华人运通推出60万元的高合HiPhi X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今年,人们似乎已经对中国自主品牌电动车高端化习以为常。
欧阳明高分析说,从核心技术看,国产品牌是有实力的。首先是电池技术,电池占到电动汽车技术含量的60%,目前这一代电池技术中国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是电驱动和电力电子跟国外比,总体不相上下,部分车企的技术实力在全球较为领先。
从供应链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全球70%的电池产能在中国,产品供应全球。当然,近期芯片供应成了问题,但汽车芯片只占全部芯片的约10%,目前主要还是周期性供需失衡问题。此外,汽车对芯片集成度要求低于手机等产品,从中期看,我国自主技术不难解决新能源汽车芯片问题。
从整车品牌看,新能源汽车爆发之后对老品牌是一种挑战,对新品牌是一个机遇。造车新势力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在品牌形象方面也创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一片新天地。
从企业看,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引发了汽车产业的一场技术革命。自主品牌企业创新进取,新造车势力充满活力,合资企业蓄势待发,即将全面发力。今后5年市场将高速增长,竞争持续激烈。
欧阳明高表示,自主品牌的升级比预想中要好很多,“预计,在新一轮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2030年中国市场中国品牌将占60%。”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