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未来愿景(2)
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存在产品、技术不成熟和基础设施未同步的问题,消费者对产品认知还不够充分。示范试点、政府补贴、公共车队采购成为驱动市场规模兴起的“三驾马车”。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形成规模,中国没有一贯的让产业躺在政策温床上,而是迅速转向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的法规标准和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双积分政策。政策驱动与市场机制持续激发产业活力,为其他新兴产业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宝贵借鉴。
坚持多部门协作,处理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协同管理问题。新能源汽车使产业与管理范畴发生了变化,我国针对性的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管理机制,在产业、科技、财税、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多个层面,各部门通力协作,发挥了接力棒作用。多部门协同推动宏观战略制定和顶层设计,通过部际联席会议等制度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瓶颈;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部门计划与配套政策措施,注重与关联部门目标协同;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在推广应用与产业投资等层面形成有力支撑。
以开放姿态迎接全球竞争,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潜力和外资股比限制逐步放开,掀起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浪潮。到2025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预计约3000亿美金,其中45%流向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丰富中国新能源车产品选择,也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本地技术实力的信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未来愿景
在电动化的基础上,下决心实现绿色化。当汽车实现电动化后,使用能源的清洁与否决定了减碳本质。“双碳”战略引导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成为必然。未来要下决心实现电动汽车主要使用清洁电力,实现汽车零排放。
以电动化为起点,大力发展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赛道未来的竞争将聚焦智能网联,下一代汽车超过80%的变革会来自电子电气架构、芯片和软件。今后,产业竞争的焦点和企业致胜的亮点将是“电动化+智能化”,智能与电动会深度合体,跨界创新将更加活跃。
解决供应链短板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我国基本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但部分核心材料、芯片、装备等仍受制于人,如钴、镍资源进口达到了97%和92%,车用芯片自主率不足10%,受自然灾害、基础设施障碍或地缘政治摩擦等影响导致的断供风险依然存在。对汽车企业来讲,供应链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战略因素;对国家来讲,只有抓住机会加快布局,加快建立强大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供应链,才能真正实现汽车强国。
中国将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以其全球最大汽车增量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各汽车企业必争之地,跨国汽车企业会加大产品投放,未来5-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次行业大洗牌,一些产品和品牌会被淘汰,市场出清速度明显加速,同时一些自主品牌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