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虎”“过江龙”相得益彰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原标题:“本地虎”“过江龙”相得益彰 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不久前,非夕科技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机器人“Rizon(拂晓)”成为国内首个获CE+ETL双认证力控型机器人。CE认证作为欧盟公认的准入认证,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
“选择来到佛山,入驻佛山高新区,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完善的产业生态。”非夕科技CEO王世全说。
近年来,作为广东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佛山高新区通过开展自主创新、应用推广创新、金融创新等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措施,形成涵盖“核心技术研发—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应用—工业大数据”完整的产业创新链条,打造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吸引着非夕科技等一批机器人企业来此扎根。伴随着佛山制造业掀起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佛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机器人产业发展步稳蹄疾
“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已实现了规模化批量应用,量产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80%。尤其是在智能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已完全与国外同类产品同台竞技,不分上下。”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机器人)副总经理冯小童介绍,华数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3C、汽摩、新能源、家电厨卫等领域,其中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更是实现了进口替代。
从零起步发展到行业龙头企业,华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也是佛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茁壮成长的缩影。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敏锐捕捉到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先机,在国内率先打造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主要的机器人产地之一。作为佛山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佛山高新区坚持以发展机器人产业引领制造业升级。
近几年,伴随着产业发展,佛山高新区崛起一批本土机器人企业,如隆深机器人、嘉腾机器人等,同时吸引了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大批世界级头部企业以合作或投资的方式落子布局,“本地虎”“过江龙”相得益彰。
正是由于提早布局,即使这两年面临着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佛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依然步稳蹄疾。
今年4月,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项目启建。日本川崎机器人“牵手”佛山高新区的企业——隆深机器人,投资1亿元成立合资公司。此外,盈合、蓝胖子等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相继落户。
冲刺3000亿元产值的强军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佛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实则蕴含着佛山高新区的“巧心思”。
针对企业需要技术和服务,佛山高新区把心思花在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建设载体平台上。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佛山市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一批高端机器人产业发展平台相继成立。其中广工大数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共享工厂”——智能机器人打磨抛光共享工作站,供企业低成本试水智能制造。
本土企业对“机器换人”持观望态度,佛山高新区就花大心思加强产业政策配套,启动“灯塔工厂”培育计划,为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量身定制融资租赁服务。
“我们2015年到佛山高新区落户时,园区的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如今园区整个机器人产业生态已构建起来。”冯小童对此体会深刻。
好生态带动了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园区企业应用机器人已超万台。佛山市迪赛纳科技有限公司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在没有增加场地和人员的情况下,生产效率提升25%,人力成本降低50%,年销售额增长30%。尝到了机器人带来的甜头,该公司还成为安川机器人的区域总代理商,逐渐实现了生产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发展。
佛山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等四大产业集群,将冲刺3000亿元产值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