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权威访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怎么看、怎么办)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
记者: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北在奋力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方面,有哪些显著亮点?
王东峰: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河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度计划,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一是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强大力量。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胜利召开省第十次党代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燕赵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省上下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斗志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二是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实现新的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合作持续深化,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近4万家,雄安新区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3万多群众相继回迁入住,白洋淀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转变为2021年的Ⅲ类,中国星网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户新区,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基本就绪,“两翼”带动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三是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232.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四是绿色转型发展展现良好势头。在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基础上,2021年宣钢800万吨产能全部退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两位数以上,“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70%。2021年1—11月全省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五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覆盖,市场主体达到725.9万户,同比增长5.63%。成功举办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六是保障改善民生升级加力。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记者: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东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体要求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际工作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两翼”带动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定外资外贸;抓好城市更新、县城改造和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国土绿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记者:新的一年,河北如何进一步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