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亿件快递背后的经济活力(经济聚焦)(2)
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中科微至很快站稳脚跟,中国邮政、顺丰、“四通一达”都成为其客户。截至2021年底,中科微至已累计交付300套交叉带分拣系统。
如今,在实战中得到历练的国产物流装备迈出了走出去的新步伐。截至2021年底,中科微至的产品已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强海外市场渠道建设,不断拓展新市场。
看融合——
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
“叮咚”,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接到了新的订单。
与此同时,顺丰敦豪供应链的工作人员钱露也接到了通知信息。只见她登录库存系统,选择订单产品,处理即刻完成。同一时间,在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的高架立体库内,橙色升降机自动运行到药品存放位置,用托盘将订单药品取出,并放置到输送带上,送至发货区。从订单到达,到成功发货,仅耗时20分钟。
这样的高效源于制造业与快递业的深度融合。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将顺丰敦豪供应链接入了自身的订单系统,并将高架立体库交由顺丰敦豪供应链全面管理。“以前阿斯利康日发货仅两三千箱,现在依托先进技术以及嵌入式管理模式,在快递与制造两业协同管理下,该高架立体库最多一天可发货两三万箱,效率大幅提升。”顺丰敦豪供应链相关负责人说。
在苏宁物流,快递企业的服务则更多延伸到制造业的售后环节。
苏宁物流配送员邓双城最近多了个新身份——安装工。只要是配送学习桌,他不仅负责送货上门,还包安装。
“苏宁物流正陆续组织快递员进行安装、维修等培训,全面参与产品的售后服务。”无锡苏宁物流总经理窦耀说。
越来越多的“快递进厂”案例显示,快递企业已不仅限于简单提供产品寄递服务,而是尝试将设施、系统、服务嵌入制造企业的生产、销售乃至售后等环节,成为制造业生产流通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快递业、制造业两业融合,有利于帮助制造企业更专注地投入设计、研发和生产等核心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赵小敏说,与此同时,与制造企业开展合作,也能推动快递企业提升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加快向综合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快递进厂”实现新突破,已打造了1908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
看跨境——
打通直营“最后一公里”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任稼彬愈发忙碌了。
根据RCEP,海鲜、水果和蔬菜等生鲜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以内。身为中通国际东南亚管理中心供应链负责人,任稼彬的任务是,利用好政策,让缅甸青蟹实现两日达。
在缅甸,中通快递员既是揽件员,又是采购员。每日清晨,快递员前往供货商的蟹塘,挑选重量在400克至500克的青蟹,并进行打包分拣。夜幕降临,青蟹被转运至分拨中心,准备“乘坐”包机。第二天,这批青蟹将被运至昆明长水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随后分发到国内各大商超。
“春节前夕是缅甸青蟹肉质最饱满的时候,也是交易的旺季。”任稼彬说,得益于航空速运和专业的冷链设备,每天约5吨缅甸青蟹通过中通国际供应链新鲜送达消费者餐桌。未来,产品品类还将拓展至椰青、榴莲、龙眼等东南亚优质产品。
快递跨境,“买全球”更便捷,“卖全球”也更加方便。